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台湾命运应由“街头”决定吗?

2014年05月09日 09:56: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新生报》9日社论说:所谓“政治”即办理众人之事,也可谓政治与人人有关。但政治有其制度,谓之政制。政治也有其范围,称为政界。靠政治为业的人,有以政客相称者。就社会分工角度言,各司其责各司其事,社会才能太平和乐。然而今日台湾却人人言“政治”,凡事唯政治是问,只要意见相左即非我族类。可以无视法律,攻占“立法院”、侵害路权、围困警局,甚至扬言瘫痪捷运。

  面对如此纷乱局面,台当局却自法治防线上节节败退。此刻最令人忧心的并非服贸不过、核四停摆可能的后果由谁来担?而是今后台湾命运究由谁决定?最新一期《经济学人》杂志便提出下述分析:“马英九在服贸及核四两大政策上,先后对街头运动让步。影响所及,不仅是马英九已成跛鸭,台湾的前途也越来越可能由‘街头’决定。”台湾的行政与“立法权”若不能相互沟通制衡,必须借由体制外力量加以冲撞扭曲,确实是台湾“民主宪政”一项致命伤。因此我们期望《经济学人》所下的“看风向办事”结论只是一种妄断而已。由郭台铭怒斥陈欧珀一事,可看出民众对“路过、闹场”感到不耐。

  在美国《如何制订政策》一书中,有段话发人省思,更犹如台湾当前状况的写照与指引:“美国之舟的航向是由宪法确定的:自那时以来(立宪),掌舵者甚多,他们必须设法避开无法预见的暗礁和浅滩。他们装上新的货物,并且把一些陈旧过时的装备抛弃,他们据以航行的基本规章是十分灵活的,既可适应险恶天气,也可在风平浪静中前进。目的地也许还远的,然而却是清晰可见的…。”这些话的基本精神即在于对宪法的尊重与服从。根本不可能将践踏法律者视为“英雄”,当局也不宜一再向压力低头。

  台湾所以引发一连串学运,以及街头抗议,显示的当然是台当局在执行政策上有所偏失,否则也不致有如此大民怨。然而两岸服贸协议以及核四存废问题,都不是选择或是非题。而是必须慎重判断、理性思考,然后才能下决定的重大政策,说得白一点更不能随街头运动摇摆。民进党或持反对意见者,当然可以反对草率通过“服贸”,但必须把理由讲清楚,修改或废约也有一定程序,不能仅凭“还权于民”的口号就要台当局照单全收。设若现行体制都必须否定或改变,则“还权于民”的对象又是谁?全民吗?当然不可能,那么必定又出现一批新权贵或利益既得者?如此循环下去,民主制度又如何建立?台湾也势必陷于长期不安中。

  台当局在服贸与核四两案中,始则言辞铿锵立场坚定,并强调服贸不过,除了危及两岸关系外,更将拖累台湾经济。如今却在压力下,再也没有官员敢置一言,似乎有意让“服贸”在“立法院”冰冻下去。核四政策更是如此,前一日马英九还在电视上与民进党主席公开辩论,叙事说理可说井然有序,底线则坚持在“公投”上,但仅隔一天却政策大转弯,宣布核四停工(与停建又何异),此种转弯连反核人士也感意外。核四问题争论非始今日,掐指算也有20余年,台当局有必要在街头运动下一夕翻盘?在仓促决定废核四后,现在又要召开所谓“经贸国是会议”,讨论的议题包括:是否“先签货贸再签服贸”、“核四停建后的台湾能源政策”等等。

  这种议题令人有时空错乱本末倒置之感,因为在谈服贸之前,台当局有关部门早该评估孰先孰后问题,服贸谈判经年耗时耗力,在签署后却又回过头去讨论谁先谁后,岂不怪哉。台湾能源政策更要在20年前就讨论底定。在废核四后,才去恶补所谓“能源政策”,岂仅本末倒置,即使欲亡羊补牢也为时晚矣。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