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民进党“反中”冰河开始裂解了吗?

2014年03月19日 10:24: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日前公布一项有关台湾民众对蓝绿两党两岸政策意见的民调,结果显示,民众对民进党最感到疑虑的还不是“台独”立场,而是“逢中必反”及“对中经济政策保守”。台湾《旺报》19日发表社评说,这项调查结果证实了一项社会普遍认知:在两岸关系日益紧密的历史潮流下,如果民进党再不改变“反中”思维,调整大陆政策,最后不但不能解决执政的最后一哩路障碍,甚至党内务实派还可能被迫出走,或造成党的分裂。

  社评摘录如下:

  这项民调的7项指标中,民进党有6项落后国民党,包括经济政策、执行成果、交流态度、对台湾有利、比较安心、整体政策;民进党稍稍领先的只有社会政策。可是,这项调查结果公布后,民进党却怪罪社会,认为这是“社会的刻板印象”,民进党的直觉式自卫反射真是令人哑然失笑。

  民进党基本上并没有两岸政策,如果有那就是“逢中必反”,只要和中国大陆有关的事一律反对,而且反对到底。“逢中必反”的“必”字就反映了不理性的态度,代表着不问是非,只问立场。所有两岸关系的议题一律反对,这就是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大陆涉台人士陈云林、张铭清来台,民进党民代发动“如影随形”抗议;对于两岸相关的法案,包括《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中陆配来台居留期限、陆生权益的保障,也是能限缩就限缩,完全与民进党的基本人权理念相违背。

  反映在法案审查的不理性现象,在《服贸协议》尤其明显,台湾民众就是不懂为何“台星经贸协定”、“台纽经济合作协定”民进党可以全力支持,而“两岸服贸协议”却要在“立法院”全面杯葛,不惜焦土抗争。

  台湾经济要发展、要国际化、自由化,如果连服贸协议都不接受,又如何让国际相信台湾有诚意开放?这种不理性呈现在政策上的作为,也是造成民众认为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对台湾不利、让民众不放心的主因。

  两岸关系难道没有任何交流互动的必要性吗?民进党县市长争相到大陆推销农渔产品,说明大陆还是台湾主要的市场;高雄市长陈菊两度到大陆争取来台参加世运会和城市论坛,说明台湾的国际活动不能没有大陆的参与,不仅因为大陆的体育活动在国际上活跃,大陆的城市发展多元快速,而且大陆的经济已跃升为第二大经济体,台湾怎可能自外于大陆?更何况在亚洲四小龙的竞争中,台湾远远落后的原因就是和大陆的合作速度和紧密度远不如韩国、香港和新加坡。

  其实,这些理由都是常识,民进党囿于意识形态把自己绑死,也拖累台湾,可以说这是台湾当前经济发展迟滞、失业率攀升、年轻人22K的源头。当年陈水扁执政时都还知道两岸之间的互动不能没有,2001年小三通正式开航、2003年第一次两岸春节包机成行、2005年金马地区实施人民币小额兑换,种种政策虽然脚程不大但并没有逢中必反。

  “逢中必反”是在民进党失去执政权之后配合民粹、被基本教义派绑架,发展出来的行为模式,根本就是一种“锁国式”倒退噜的行径。

  民进党在2012年大选失败后,已承认执政的最后一哩路就是两岸政策,再不改变就注定继续在野。虽然选后似乎“痛定思痛”希望“检讨改进”,但“中国事务委员会”成立了、9场华山会议也开了,结果只是做个样子没有实质功能,华山会议搞个不痛不痒的“检讨纪要”,完全没有改变,民进党的两岸政策依然逢中必反,不动如山。

  这项民进党自家民调出炉后,党主席苏贞昌说,民进党“中国政策”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才能让人民跟国际社会信任。角逐新任党主席的蔡英文说,过去民进党给人的印象较不稳定,好像会发生不可预期的危险,要让外界了解民进党的态度,不应贸然调整立场与政策。

  两人的谈话还是相当保守,争取基本教义派支持的意向明显。只有谢长廷说得较积极,他认为民进党要突破执政最后一哩路就是要把落后的6项指标补足。

  民进党的这份民调揭露了该党两岸政策的盲点,如果不能改变民众对该党“逢中必反”的印象,民众就不会放心把政权交给民进党。其实民众会产生这样的印象也不是凭空乱想,而是民进党长期作为累积的结果。要改变这样的形象必须要有具体的作为,摆在“立法院”的服贸协议、两岸人民条例陆生陆配的权益保障,就不应该再杯葛,这是扭转“逢中必反”最立即可行的作为。其次,在这次党主席改选中,参选人都应该具体提出两岸政策主张,让民众看看民进党是否有决心改变。

  “逢中必反”是民进党跨向对岸的最大障碍,也是迈向执政的最大阻力,民进党愿不愿意改变就看主事者和支持群众有没有决心搬开这颗挡路石。民进党中央主动公布这项民调结果显示该党“反中”的冰河已出现裂解,民共关系的春天似乎已近。

[责任编辑:赵静]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