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06年底的台湾市长、市议员选举,是在喧腾一时的“红衫军运动”之后举行,当时鼓动了许多高举性别、环保、劳工等社会运动旗帜的人和团体投入,但选举结果仍是蓝绿垄断分赃,政客第二代“接棒”。概括那样的选举结果,可谓“金权独裁、封建复辟”,尽管两年后(2008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及“立法委员”选举,第三势力亦组党一搏,最终却未能成功取得“立法院”席次。
台湾《立报》3日社论说,以上对2006年选举结果的概括,几乎一语成谶地成为日后历次选举的基本状况。《立报》2月27日社论指出,“台湾从1987年‘解严’迄今,选战开销水涨船高,民主品质却是江河日下”,则非常生动而写实勾勒出台湾政坛发展的轮廓。由“公民运动”所蕴育出的政坛新势力,如今已经没有当年纷纷组党的豪气,变形成自居蓝绿阵营中的“素人”或“非典型”人物,充作第三势力的代表。即使号称“非典型”,偶尔也会炮口向内批评自己所属的阵营,但是蓝和绿的框架已不被挑战而更加巩固。
若说这是政党政治的成熟,岛内两大党的政策主张和基本立场却越来越相近,政党轮替的意义只是垄断的集团换人做做看。民主所珍视的“平等”价值,以及众人共同参与的精神荡然无存。
落实到具体的选举模式,其实“人人平等”不仅是抽象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对资讯掌握的平等。若每个人对某公共议题或参选人的了解有极大的落差,那么即使形式上票票等值,也不是真正的平等。因此,现行没有竞选经费上限,甚至没有竞选方式的限制,可以“自由”」宣传的选举模式,让没有资源的人几乎毫无发言权。
社论最后说,我们不可能回到雅典时代以“抽签”保障人人平等参与政治的机会,除非社会性质彻底的改变。但是我们在当下社会中,可行的选举模式改革仍非常重要,例如:公费选举、限制竞选经费,或者限制竞选方式等等,皆是能保障平等、扩大参与的机制,才能弱化“金权独裁、封建复辟”的情况,以避免民主品质江河日下。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