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贞昌作为民进党中的“一个太阳”,他到底为民进党做了些什么有利党与台湾前途的事,恐怕连绿营人士也没几个人说得出来。台湾《旺报》15日刊载社评指出,做一个有为有守,能对台湾未来发展规划出新思路的党主席,才有资格成为“太阳”,如果都只交白卷,就只能是“夕阳”,缺乏宽阔的视野,只会让人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
全文摘编如下:
有意参选台北市长的台大医师柯文哲说,让他犹豫是否要加入民进党,主要是因为民进党内有“两个太阳”,让民进党成为危邦、乱邦。柯文哲所指的“两个太阳”,一个是苏贞昌,另一个是蔡英文。
柯文哲用“两个太阳”来形容民进党内最有影响力的苏、蔡两人,确实颠覆了过去大家惯称民进党内有“四大天王”的用语。只是苏贞昌既然被柯文哲形容成一个太阳,苏贞昌贵为太阳,担任一年多的民进党主席,他到底为民进党做了些什么有利党与台湾前途的事,恐怕连绿营人士也没几个人说得出来。
首先来看两岸关系的作为,苏贞昌在就任民进党主席以后,立即复设“大陆事务部”并成立“大陆事务委员会”。苏贞昌这两项大动作,大家都从正面的角度来解读,也就是苏贞昌应该是想与大陆修好,避免2016年的“总统大选”,民进党又吃“九二共识”的亏。但是攸关民进党与大陆关系正常化的这两个单位,自从复设与成立以来,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事务部”已经成为苏贞昌个人批判大陆的打手,也是阻挠两岸服贸协议在“立法院”通过的拳头部队,专门以意识型态来替苏贞昌对付国共的工具。
而“大陆事务委员会”却变成民进党凝聚“反中”意见的单位,在过去几次的“华山论剑”中,很少有正面建议民进党应如何与大陆搞好关系的意见,反而是动员绿营诸多要角,在“华山文艺中心”讨论怎么对抗大陆。
其次就外交空间的扩展来看,苏贞昌就任党主席以后,首先选择到日本访问,他倡议台、美、日、韩应该组合成一个“民主同盟”,苏贞昌虽然没有说明成立这个“民主同盟”的目的,但大家都猜测是为了围堵与对抗大陆。
2013年6月苏贞昌踏上为期11天的访美之旅。陪同访美的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吴钊燮就表示,苏贞昌此行“成果丰硕,民进党与美方关系友好且雄厚。”不过,这趟赴美的“安心之旅”,苏贞昌把它设定为“国会外交”、“智库外交”等四大目标。但是从苏贞昌访美期间的行程及回响来看,恐怕民进党过度乐观了。甚至可以说,苏贞昌此次访问,几乎是“无为在歧路,四目标皆空”。
苏贞昌访美期间有相当多的言论,关于两岸关系与台美关系,分别各有一句话颇引人深思。对两岸关系,苏贞昌强调“台湾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美关系,苏贞昌说“感谢美国提供防卫性武器稳定台海”。在华府演讲时,苏贞昌在阐述民进党对强化台美关系的立场时,又提出了责任、和解与再平衡的所谓“3R指导原则”。只是,苏贞昌在美国所提出的“3R指导原则”,一般认为这不过是在日本提出“民主同盟”的翻版,并没有实质的意义。
第三在内政方面,苏贞昌为了在今年1月举行“火大游行”,风尘仆仆走遍全台各地,特别是绿营大本营的“南台湾”,希望为他发动的“火大”游行造势,站稳他迈向“总统”之路的第一步。而“火大游行”的主要诉求包括反媒体垄断、改革公营事业及年金,并要求马英九召开“国是会议”来检讨各项改革事宜。这场游行民进党中央估计有10万群众参与,并认为这个数目,已经足以向马当局发出强烈的怒吼。
在野党发动游行是民主常态,只是以游行方式来实现责任政治,它除了监督执政者外,更应提出对策供人民选择。但苏贞昌在内政的作为除了一个“反”字之外,并未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出来,这样除了被认为民进党还在以街头抗争进行意识型态的战争,实质上并没有促进内政进步的效应,难怪在民意支持度上民进党与执政党只是百步与五十步之别。
做一个有为有守,能对台湾未来发展规划出新思路的党主席,才有资格成为“太阳”,如果都只交白卷,就只能是“夕阳”,缺乏宽阔的视野,只会让人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
[责任编辑: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