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再度就钓鱼岛争端发表意见,建议台当局委托民间机构,促成台湾与大陆、日本共同开发钓鱼岛资源,可能的话,可由3方均分钓鱼岛资源,渐而实现马英九日前提出的“东海和平倡议”构想。这一建议提出后,立即获得马英九回应,称“很赞同这样的构想”,也允诺在未来的规划中,会考虑民间力量的参与。随后,台对外关系部门负责人也投书美国媒体,重申台湾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主权在我,资源共享”的立场,与郭台铭的建议遥相呼应。然而,目前外界对于郭台铭建议的评价陷入两极,有赞同其理性务实的,也有批评其为“害国贼”的。对此,笔者简单谈谈个人三点看法:
第一,郭台铭的建议契合马当局“主权在我,资源共享”的一贯主张。自今年初钓鱼岛争端不断升级以来,台当局站在维护民族大义的角度,不断重申“钓鱼岛自古以来属于中国”,并采取多项“保钓”行动,有力回击了日方的挑衅行为,维护了中华民族对钓鱼岛的领土主权。当然,台当局为缓和地区局势,争取其在钓鱼岛争端中的利益最大化,在“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和平互惠,共同开发”原则下,抛出“东海和平倡议”的钓鱼岛争端解决方案,试图引起各方重视。郭台铭关于共享钓鱼岛资源的倡议,与马当局的上述立场非常契合,且进一步提出落实“共同开发”的具体建议,因此能得到马英九及台当局的正面回应。
第二,郭台铭的建议部分符合大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精神,但忽略了主权底线。众所周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大陆领导人出于维护中日传统友谊、稳定亚太地区局势考量,对于钓鱼岛问题一直秉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精神,一方面坚定“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的立场,另一方面也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务实解决方案,并就“钓鱼岛问题放一放,留待以后解决”与日方达成重要谅解和共识。对比大陆这一立场,郭台铭的建议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精神并不违背,至于郭讲到的“大陆、台湾、日本3方各占三成,另一成作保留款”具体方案,则是其个人主张,是否有积极意义有待商榷。不过,我们要提醒郭董事长的是,建议共同开发钓鱼岛资源有可取之处,但千万不能忽略“钓鱼岛是中国的”这一主权底线。因为历史一再证明,“没有主权就没有渔权”;而且现实也不断提醒我们,钓鱼岛问题不断激化正是因为日本方面不断打破“搁置争议”原则,罔顾“共同开发”主张所造成的。因此,若日方能在钓鱼岛问题上认清形势,直面现实,深刻反省,改正错误,或许郭董事长的这一建议值得参考;但若日方无意改变立场,继续“玩火”,郭董事长的这一建议恐怕就是“对牛弹琴”了。
第三,台当局应识破日方玩的“渔权”花样,切实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日前,日方为降低台湾方面的“保钓”积极性,化解可能出现的“两岸联手保钓”局面,对台湾抛出“渔权”诱饵,表示愿与台湾恢复渔业谈判。然而,台湾若抽离主权只谈渔权,将掉入日方以渔权为诱饵迫使台湾默认其钓鱼岛“主权”的陷阱。如此一来,即使台湾最终获得某些钓鱼岛海域的捕鱼权,也将沦为日本“施舍”的恩惠。这样不仅丧失中华民族大义,也将丢掉在钓鱼岛问题处理中的主动性。因此,面对着日本玩的“渔权”花样,台当局无论是从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应保持高度警惕性,应明白“没有主权就没有渔权”的政治现实,坚持“钓鱼岛属于中国”的立场,坚定捍卫中华民族在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中的整体利益。(作者:陈桂清,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专家)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