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台湾民间保钓人士乘船前往钓鱼岛海域进行“保钓”活动,台当局派5艘舰艇护航。香港中评社今日刊文指出,历史将证明,这次“保钓”行动将在钓鱼岛回归祖国的艰辛历程中,具有很大意义。在钓鱼岛回归祖国的历程中,两岸的共同参与,特别是台湾的积极配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两岸共同“保钓”具有诸多优势。此次“保钓”模式,可以成为两岸今后在此问题上合作的一个样板与范例。
全文摘编如下:
全球华人瞩目的“保钓”行动近日取得了成功。7月4日,台湾“中华保钓协会”会长黄锡麟等人搭乘的“全家福”号旅游船进入到距钓鱼岛仅600米的海域。其间,“全家福”号一度遭到日本海上警视厅舰船的阻挠,日方人员还企图登船检查,但担负为“全家福”号护航任务的台湾“海巡署”船只,成功阻挡了日方的拦截,粉碎了日方人员的登船企图。
历史将证明,这次“保钓”行动将在钓鱼岛回归祖国的艰辛历程中,具有很大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此次台湾官方直接冲到了第一线,为民间“保钓”行动提供安全保护,而不再像民进党执政时期那样,做缩头乌龟,甚至制止民间的“保钓”行动。对于日本的抗议,台方这次也敢义正辞严地予以反驳,明确表示“钓鱼岛列屿为我国领土”,台湾船只有权进入钓鱼岛海域,不接受日方的抗议,并警告日方“勿生事端。”
此次成功“保钓”的第二个意义在于,两岸在此问题上相互支持,配合默契。这一点,在钓鱼岛回归祖国的整个历史进程中都将具有划时代意义。事件发生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敦促日方不得采取任何危及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方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举动。”
在钓鱼岛回归祖国的历程中,两岸的共同参与,特别是台湾的积极配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此外,由台湾出面“保钓”也有助降低外界炒作“中国威胁论”的声音。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壮大,外界对中国在有争议领土问题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钓鱼岛固然是中国固有的领土,中国当然也有权在此海域执法巡航,但基于建设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和方略,中方也希望尽量因此避免外交和军事冲突。由台湾出面“保钓”既可以降低中国政府面临的外交压力,同时“保钓”行动也有安全保障。
不仅如此,如此“保钓”方式也是一次融通民族感情,消除两岸隔阂的好机会。它再次彰显出这样一个事实:两岸本来就是一家人,在大家庭的领土被别人抢走时,当务之急是举全家之力把它索要回来。
此外,两岸共同“保钓”也有助于强化中国在此问题上的道义性。在李登辉、陈水扁在台执政期间,二人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向日本献媚,出卖中华民族的利益。此举虽然遭到了炎黄子孙的共同痛斥,但无疑也对钓鱼岛的回归产生了消极影响。现在台湾在“保钓”方面积极行动,也为大陆向日本交涉相关问题时,提供了更多的道义支持。
凡此种种无不表明,两岸共同“保钓”具有诸多优势。此次“保钓”模式,可以成为两岸今后在此问题上合作的一个样板与范例。
[责任编辑: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