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的谢票反省之旅已经上路,民进党内检讨之声四起。香港中评社今日刊载署名曲阳的文章分析,民进党存在两个重大误判:一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认识肤浅;二是对台湾社会民情已显隔膜。当一个政党把满世界的人都清楚知道没有现实可能的“台独”奉为“神主牌”,败选后还只想着包装出一份“不叫台独的台独”,执政的机会只会更加渺茫。文章指出,民进党如不与时间赛跑,展现出大开大阖的格局,这“最后一里路”就很可能成为其未来若干年永远无法到达的“彼岸”。
全文摘编如下:
被称为“史上最强”的蔡英文终以超出外界预估的落差败选。蔡英文的谢票反省之旅已经上路,民进党内检讨之声四起,但会不会跟过去很多次一样,最后只对细枝末节明察秋毫,却对根本问题不见舆薪?或者明知有病却仍讳疾忌医?
“物理概念”与“化学变化”
选前十天,对蔡英文寄望甚深的江春男撰文称,民进党总体形势不错,但“变天的气氛尚未出现,蔡英文还有最后一里路要走”。此后,“最后一里路”便成了蔡最喜在造势场合激发支持者热情的一句话。仔细推敲,两者却有重大差别,江指的是民意环境和社会条件,蔡强调的则是绿营动员力的极大化。蔡阵营执著于“一里路”的“物理概念”,抱着“差一点就可以”的侥幸心理,却不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更不了解这其实更是一个需要催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虽然不能把蔡败选的原因完全归结于两岸政策,但无可否认两岸关系在其中居枢纽地位。平心而论,在此次选举中民进党也尝试要打通这个关口,如极力淡化“台独”诉求,对“中华民国”的态度由1999年“台湾前途决议文”中的“宪法承认”转为“等同论”,同时策略性调整某些两岸政策论述。但从选举后期的形势发展及结果看,这种做法与客观现实、民众期待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与外界的认知落差才是民进党智囊们需要深思的。
[责任编辑: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