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台当局成立“财经对策小组”作用分析

2011年12月22日 11:17: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岛内经济因国际经济波动而走缓,台股指数更一度跌破10年线,民众感受不到复苏信号。为此,马英九宣布在台湾地区安全主管机关架构下设置“财经对策小组”,实时应对特定财经课题,并订今天召开首次会议。台媒《经济日报》22日发表社论指出,从目前已知的小组成员来看,所谓的财经对策小组,只是请台当局财经部门领到马英九处加开会议,其或可协助马英九于竞选时程内熟悉财经政务,也可宣示马英九对财经问题的重视层级,但在台湾地区安全主管机关缺乏专业财经幕僚的架构下,这样的小组会议大概只能复述现行施政,或偶有神来一笔的决策;若想找到经济发展对策良方,须赋与财经对策小组更远大目标。  

  社论说,目前台当局里与财经政策有关的议事平台不少,平日有台当局“经建会委员会议”、财经月报等,马英九另设有财经咨询小组,最近台当局行政主管部门还成立项目性的经济景气因应策略小组,加上新设的财经对策小组,这就有三个财经平台,对财经议题的重视自不待言,但也确实存在议事重复、甚至拖延的可能。但换个角度说,同一批官员在不同场所开会,主要的差异是主席;那么,由马英九担任主席,是否可以找出不同对策、发生不一样效果,就要看马英九能否以不同高度,面对并解决台当局行政主管部门无法处理的困难症结。  

  自政党轮替以来,台当局部会施政常以短期绩效是瞻,总体发展的关键对策反而旁落。举例而言,马英九曾公开警示,精英人才流失、少子化结果影响综合实力力,均已濒临安全界线。我们不希望看到财经对策小组会议,讨论的仍是如何拯救股市、解决短期失业的行政议题,因为这些是台当局行政主管部门应负责的政务,马英九无须也不应越俎代庖。  

  社论指出,台湾面对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中国大陆与东亚区域整合的边缘化威胁,过去倚赖的主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科技发展面临国际间精英人才竞争,产业及财经安全已是重要议题,殆无疑义。近年来六大新兴产业的加速推动,似已成为台当局产业政策的主要论点,但这种“七年之病,欲求三年之艾”的速效心态是否务实,值得以超越部门的高度再做辩证。

  其实,当前台当局拥有因应财经产业困境的有效对策,但关键在于重大财经政策的执行缓慢而效果不彰。究其关键,大多卡在部会间的不能协调,本位主义抹煞了政策绩效。创新远见的政策方案往往因为产业振兴涉及跨单位的两岸、财政、劳工、环保、农业等开放议题,各部会立场无法调和,以致令出而未行。去年初生效的产业创新条例迄今未见应有成效,即是一大警示。  

  社论建议,取舍是政策的本质之一,天下本无“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政府政策,重大政策推出之初,应由专业研究幕僚完成政策影响评估,但经最高主管清楚下达各部门的政策取舍后,政务官即应完全配合,尽全力达成。因此,新设的财经对策小组也可考虑优先讨论部会立场冲突的施政举措,由马英九听取各方意见后明确裁决,快速体现施政绩效。  

  社论最后说,马英九当局成立财经对策小组以响应岛内民间的忧虑,是执政者负责任的态度;但更期望财经对策小组的目光放得更远,是以台湾永续发展的远大目标,具体解决政策取舍的模糊困扰,鼓舞行政部门与企业,共创财经发展新局。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