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台媒《自由时报》发表了《彭博:台湾就业机会 遭中国磁吸》一文,引用彭博社文章大肆批评两岸投资创造就业失衡的序曲,《旺报》14日就此发表评论文章说,殊不知该篇专文的内容正是在批判陈水扁执政8年的封锁政策,并且给倡议“在地经济”的蔡英文难堪。
《自由时报》专文一开始就以一位10年前在台湾鸿海公司服务的吴姓员工为例,说明随着两岸互动增加,工厂大量外移到工资低廉的中国大陆,造成就业外移的情形,该文指出:第一,由于大环境的改变,失业人员没有足够的技能应付此种变迁,吴姓员工10年前丢掉工作以后,一直失业至今,表示台湾产生结构性就业问题。第二,台湾没有创造出新的成长产业,没有创造出新的工作机会,因此落后新加坡和香港,没有补足大企业移到对岸之后外移的就业。台湾需要的是将经济从低附加价值制造服务转型为高附加价值的服务。
服务业开放太迟
第三,台湾不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地方,台湾由于开放服务业太迟,服务业部门的核心能力受到太多的限制。此外,由于历史因素,即使台湾目前正在加快改变,和新加坡等其它已作大幅度开放的亚洲国家和地区相比,台湾仍未快速开放其经济。作者担心全世界已改变,台湾的心态却仍未改变。第四,质疑蔡英文还未说明她的经济计划,以及如何增加工作机会。
《旺报》对此评论说,陈水扁执政8年,给大家印象最深刻的产业政策就是“两兆(半导体、面板)双星(生技、数码内容)”,但是半导体和面板都是既有产业;生技产业光是一个“新竹生医园区”就搞得一事无成,数码内容也未能成为骨干产业,在创造“新”的成长产业、创造“新”的工作机会方面,根本是乏善可陈。
拿当时台湾公司新设立与公司关门的家数来做比较,1992至1999年平均每年公司新设家数是4万7280家,2000至2007年平均每年新设公司只有3万9027家,平均每年减少了17%;在公司关门方面,1992至1999年平均每年只有2万1898家,2000至2007年增为每年3万7806家,平均每年公司关门家数暴增了73%。请问:没有新的成长产业、没有新的工作机会、新设公司减少、关门公司增加,不就是在陈水扁执政8年时间所创造出来的!
至于产业升级方面,陈水扁执政时期,发展知识经济、创新经济等,一直是挂在嘴边的口号,如果以总要素生产力(TFP)代表技术进步的指标,在1991至2000年,台湾的总要素生产力平均成长率为1.35%,在东亚8个经济体中居第2位,仅次于新加坡;2001至2007年间,台湾的总要素生产力平均成长率降至0.41%,为东亚8个经济体中吊车尾!把产业没有升级、没有发展出新的成长产业、没有创造新的工作机会等完全牵拖为大陆的磁吸,不是太扯了吗!
在地经济是口号
此外,蔡英文的“在地经济”目前停留在口号阶段,一直说不清楚:市场机会在哪里?顾客在哪里?彭博社专文高度期待大陆游客对台湾服务业部门的贡献可以倍速上升,而且不只是花钱在零售部门,还包括未来在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其它服务。
但是揆诸在野人士反对政府开放陆客自由行、对陆客采取歧视态度,在心态未能改变下,“在地经济”恐怕只有口号,最后沦为“封锁经济”而已。彭博社专文所主张的国际化、开放、心态的改变等诉求,对蔡英文主席的“在地经济”而言,可能只是难堪。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