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网站上有个笑语,“南部深绿支持者去到厦门观光时,很惊讶的‘发现’:怎么这些中国人个个会讲‘台语’?”香港中评社5月30日发表评论文章表示,对于近日台湾深绿挑起的所谓“台语”与闽南语之争,这个笑话的讽刺力度相当大。
挑起“台语”与闽南语的争议,是岛内“独”派“去中国化”的动作之一。台湾的教育主管部门日前将九年一贯课程中的“台语”课程改为闽南语课程、“台语”认证改为闽南语认证,一批“独”派团体马上“起乩”,跑出来“抗议”,认为闽南语是歧视称呼,要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公开道歉,并立即将闽南语改为“台语”。
评论说,在政治挂帅的台湾,只要掀扯到政治,很难理性谈论问题,但不管“独”派怎样反对,在学术上,也无法改变所谓“台语”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闽南片属下的一种子语言的事实,所谓的“台语”里有漳州、泉州和厦门三种腔调,就足以证明。
虽然面对这种学术上的现实,但“独”派还有人硬拗,已有很多荷兰、原住民和日本的词汇融入“台语”,与闽南语已经“不同”。这种说法更好笑!有词汇不同,就能推翻大部分的词汇相同、沟通没障碍的事实吗?在东南亚流通几百年的福建话(闽南语一种),融入的外来词语也很多,但从来没有当地华人会说“因为有词汇不同,我们讲的已经不是福建话”。美国、澳洲的英语,与英国的英语,在口音和用词汇也有差别,但它们仍是“英语”。
把台湾闽南语“本土化”成“台语”是“独”派“去中国化”的一个大动作,目的是要“切断”台湾与中华的民族文化历史渊源。除了要把台湾闽南语定名为“台语”外,极端“独”派人士还在“推行”台湾闽南语文字“罗马拼音化”,逐步“消灭”从“外国”来的汉字。
不过,看到那种不伦不类的所谓“台罗字”,有网友就嘲讽说,“台罗文”很搞笑,用汉字表达就是“依附在外来统治阶层”的文字,用罗马字母取代注音符号就算是“台语文”,“这不知道是哪国的逻辑?罗马字母不是‘外来’的吗?”
这种所谓的“台罗文”,在中华文化深厚的台湾,搞了近二十年,也只在极端“独”派的小圈子里使用。而“台罗文”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闽南语有文读音、白话音,而且台湾闽南语也有很多方言,发音有差异,不同地域的人,不一定能看得懂。
事实上,“台语”一词在绿营内部也不能统一口径,也不是所有人都支持,尤其原住民和客家族群,认为这是“大福佬沙文主义”在搞“去原住民化”和“去客家化”。
面对越来越失去理性的“去中国化”,连“独”派阵营里面都有人看不下去。在深绿的论坛上,有不少理性者与极端“去中化”者开杠。理性者认为,“搞这种‘去中国话(化)’的雕虫小技,是误入歧途,只会降低格调。有人发贴说,与其看到罗马字一样要头痛,台湾人还宁可直接学习英语,这样对台语根本帮助不大,宁可继续使用汉字,把自己变成四不像,自己的语言又只剩下发音(罗马拼音)的功能时,“台语文化”还算是真正的“台语文化”吗?
台湾文化的根源是中华文化,“独”派企图切断台湾文化的根,妄想建立一种无根的“本土文化”,那注定会失败。“去中国化”最后只会作茧自缚,每次“去中国化”,只会提醒台湾人一次,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渊源。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连键千千万万,一旦切断,台湾文化的内涵还剩下什么?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