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水扁94年选台北市长的“快乐希望”到2000年“总统”选举的“新中间路线”,乃至苏贞昌的“台北超越台北”,这些口号无一不是“台独”的包装纸。“台独”基本教义想“借壳上市”,与民进党候选人一拍即合,让这种“假面游戏”不断反覆上演。香港中评社今日刊载社评说,任何一种选举操作都有其极致,“假面游戏”从崛起到落幕的生命周期算起来不短,终究还是要走入历史。
全文摘要如下:
被羁押在台北看守所的陈水扁最近吹捧蔡英文不遗余力,很少提到苏贞昌,显然并不看好苏的选情。事实上,苏这次打台北市长选战,却是以扁为师,把扁1994年台北市长选举时喊出的“快乐希望”转换成“台北超越台北”,扁当时成功,苏则出师不利遇上蓝绿ECFA混战。苏一旦受挫,将宣告民进党选举的“假面游戏”正式走入历史。
说是“骗选票”,民进党一定不会承认。然而从陈水扁94年选台北市长的“快乐希望”到2000年“总统”选举的“新中间路线”,乃至苏贞昌的“台北超越台北”,这些口号无一不是“台独”的包装纸。“台独”基本教义想“借壳上市”,与民进党候选人一拍即合,让这种“假面游戏”不断反覆上演。
因为在台湾的一对一选举,得票要过5成才能赢,绿营基本盘冲到最高也只有4成多,剩下的1成多关键选票,就得靠这种“假面”包装来取得。“假面”包装指数高低,与选区有关,像南台湾绿营势力大,“假面”包装需求就没有北部地区来得大。台北市长选举以及“总统”选举是民进党候选人“假面”包装指数最高的,选举时一张脸,选后马上转换换一张脸。
民进党的“假面”主要针对年轻人,他们的“统独”意识还不强烈,对政治本质认识不清,很容易受到候选人文宣吸引,陷入其精心营造的“选人不选党”,以及各式动人口号里。绿色候选人只要能拉到一定比例年轻人就有机会赢,所以从陈水扁选举到苏贞昌这次台北市长选战,都大力标榜重用年轻人,让年轻人觉得找到希望。
民进党的“假面游戏”从1994到现在有10多年历史,候选人和选举诉求不断在变,但手法和本质完全没有变。台媒以前也一整个陷进去,跟着候选人去吹捧他们塑造出来的口号,这次的“五都”选举是一个转折点,最明显的就是苏贞昌的选举,他喊出的“台北超越台北”,完全在ECFA论战中被淹没,媒体只关注苏是否支持ECFA?是否支持松山机场直航?没人在讨论他文宣里的文字游戏,追逐他所设定的选举议题,乃至他刻意包装的温馨家庭形象。
任何一种选举操作都有其极致,“假面游戏”从崛起到落幕的生命周期算起来不短,终究还是要走入历史,原因有三。第一是,换汤不换药,选民看腻了,被骗久了,不会再相信;第二是,民进党已倒向深绿,与“台独基本教义派”结为一体,个别候选人塑造的中间形象无法突破党的形象,已经没有“分扮黑白脸”或“分进合击”的空间。第三、两岸关系渐趋和缓,大交流时代来临,民进党必须表态,厘清其对两岸关系的基本态度。
民进党已把今年底的“五都”选举,定位在“统独”对决,以这次选举终结行之有年的“假面游戏”。这象征台湾未来的大型选举都将以“统独”为主轴,既然民进党摆出的政见就只有“反中”一项,选举就是火拼,检验民众是支持两岸交流,促进繁荣发展,还是绿营的“锁台”政策。
前民进党秘书长李应元日前接受中评社专访时提到蔡英文表示,“现在群众太喜欢她,但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她虽累积许多正面形象,率领民进党补选胜利、高票连任主席,代表民进党员及绿营群众对她的无限期待,如果这次“五都”选举能够成功,就会有坚实的团队与稳固的基础。”李这段话讲得很保守,意味着党内也认为蔡赤裸裸把“台独”写在脸上的选举策略是有风险的,面对ECFA带来的两岸大交流,并不是没有大败的可能。
然而,蔡英文亲手终结民进党的“假面游戏”后,即使民进党这次选举失利,这招未来也不管用了。对台湾而言,只谈“统独”,不谈公共政策的选举,对台湾当然是不好的,要改变,只有寄望于民进党真正的调整,而不只是选举时换上另一张新面具。
[责任编辑: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