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港媒:蔡英文未来要面对的三件事

2009年12月23日 10:05:00  来源:
字号:    

  第四次两会领导人会谈昨天顺利落幕。民进党主办的反对游行也落幕。其实,政治真的不需要搞到暴力相向或血流满面,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香港中评社今日社论指出,民进党一再叫嚣执政者不代表民意,或执政者“倾中”,已经有点背离现状。蔡英文要带领民进党真正开启台湾政党间两岸政策理性讨论的领域,还要面对三件事,其实也是民进党前途命运的三大关卡。

  蔡英文最需要认真面对的第一件事,就是民进党到今天真的已经不能再回避用理性与务实的态度,思考和平发展、共利双赢的两岸政策问题。

  以这次民进党主导的游行来看,游行的旗帜、标语与口号,最普遍的还是“台湾中国,一边一国”的“台独建国”主张。如果民进党仍然继续对这样的“台独”政治主张亦步亦趋,民进党未来再提出怎么样的两岸政策,都很难超越过往的意识型态框框,其结果民进党仍然只能与国民党打一场统“独”的政治口水仗。而台湾民众要继续在民进党的“台独”政治意识型态中,去选择是否支持民进党。问题是,蔡英文真的认为这样喊就可以实现支持者的“台独”梦幻吗? 
 
  蔡英文必须认真面对的第二件事,其实也是攸关台湾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大事,核心在台湾的经济发展路线为何?民进党很坚定的要采取与大陆隔离自闭的经济政策,并企图将经济发展方向调整往大陆以外的任何地区。

  其实,在李登辉晚期与陈水扁执政的时间中,不论是他们提出的“南向政策”,或是什么其他方向的政策,其结果只有一个,此路不通。于是,大批台商不顾政策的制肘,冒着可能的牢狱之灾,勇往西进,如今不少台商已在大陆占了一片天空,当然也有倒下的。如果,当时,台商均死守台湾,不仅他们的前途,可能连台湾经济发展的命脉都要断送了。 
 
  蔡英文要面对的第三件事,是台湾的经济发展与民进党的政治意识型态如何取得平衡点。过去民进党的非统即“独”的政治二分法,扩大到经济领域就是不愿或无法与大陆进行经济交流。但现实上,如往昔李登辉与陈水扁的那种政治挂帅,两岸交流附属于政治意识型态之下的搞法,已经证明行不通,民进党要搞经济,必须在两者之间求得平衡点。

  当国民党推动两会领导人会谈,希望强化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台湾经济,而民进党扮演的是政治反对的角色,反对的理由仍然是“台独”意识型态挂帅。如果蔡英文认为“台独”意识型态能够解决两岸交流的问题,能够解决台湾经济发展困境的问题,或许民进党可以提出比较完整的政策与构想,而不是为反对而反对。理论上,陈水扁执政八年,蔡英文也是其中一员,应该思考过促进台湾经济发展的政策,也应该思考过两岸经贸关系如何推动才有利于台湾,更应该思考过民进党若不能在“台独”意识型态与台湾的经济发展、两岸的经济交流取得平衡,民进党根本无法缓和台湾当前经济发展的瓶颈。

  如果蔡英文还想不通这样的道理,想想康师傅、旺旺、正新轮胎,还有无数台商在过去二十年由台湾到大陆再回台湾或走向世界的成长与发展历程,或许会有所领悟。

  社评最后表示,归根究底,蔡英文面对的其实只有一个大大的问题:“台独”路线何去何从?蔡英文实在不需要想太多其他枝节的问题。如果民进党面对大陆,无法在制定两岸政策时,跨越意识型态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不要说民进党没有未来,蔡英文个人也不可能有未来。

[责任编辑:高斯斯]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