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团结就是力量 赈灾与重建胜于一切

2009年08月21日 13:38:00  来源:
字号:    

  在民主社会中,民意已形成一股强大力量,非仅能左右当局决策也能影响社会视听。但民意却是非常抽象的,顾名思义民意代表人民的意见、大众意见、或多数人意见。此种多数意见又如何表达?台湾《新生报》21日发表社论说,在现今社会里,民意大多透过大众传播媒体形成,因此传媒在民意形成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然而无论报章杂志或电视传播,因限于人力物力及主观立场,做到完全客观似乎困难。

  社论指出,以此次“八八水灾”言,岛内民众无分阶层全力投入救灾行列,迄今已产生许多感人而可歌可泣事迹,此也激励了民众同舟共济奋力重整家园意思,诚为令人敬佩的台湾精神。但若干媒体在此当头,却过度强调负面报道,每日充斥报端或耳际均是对救灾不力的一片骂声,不论实情是否如此不堪,无可讳言却忽略了多数救灾人员的心力与血汗。

  媒体被尊为第四权,原本即被赋于监督当局运作的责任,此也系社会进步最大动力。在民主机制下,即使贵为领导人者,除了议会民意监督外,大众媒体的如影随形般报道与批判,更是不少的制衡力量。不过媒体不是神,批评时也难免偏颇,此一结果往往造成人民认知上的混淆,甚至对当局失去信心。在“八八水灾”后,人民期待的是及时救援,以及对台当局救灾的信心,如若信心尽失,面对茫茫前途,又如何坚定意志重整家园?

  社论认为,马英九在个别事件中,是否处理得当圆满当然可以讨论,但媒体或任一记者,也不宜以“无能”来概论此刻领导社会公众的人。马英九若是如部分媒体描述如此无能,他又如何在早前出任国民党要职,于“法务部长”任内更是民意支持度最高首长。李登辉任内并出而竞选台北市长,连选连任,甚至后来以悬殊高票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我们以为评论一个人,尤其领导人在毁誉间更应慎重。也许面对骤然而至的大灾难,马英九有临事不周全之处,但是否无能至极恐有斟酌余地!

  马英九在岛内被批是一回事,但海外媒体滥加引用,也以“无能”来形容台湾地区领导人,岂仅是伤害岛内民众的自尊心而已!更扯的竟是CNN记者还以网络名调来调查“马英九应否下台”,诚是干涉台湾内务的最坏表现。马英九是否无能,纵使见仁见智,岛内若干媒体也不宜断然下此定论。台军在“八八水灾”中被批救灾迟缓,“国防部长”陈肇敏被点名下台,姑先不论台军是否真系救灾迟缓,或迟缓的原因何在?但三军官兵在后续的救援行动中,不仅自山区救出近万人,甚至为寻找罹难者遗体,士兵还排成长长一列趴在土石上一寸一寸地闻,遇有异味再开挖。此皆不是常人所愿做的,但媒体着墨不多,给予鼓励者更少。

  社论最后强调,一旦社会陷入重大灾难中,如何团结民心使在不忧不惧下全力投入救灾工作,厥为当务之急。追究失职官员责任,甚至讨论领导人统御能力固属重要,但此时仍应秉持救灾第一原则,拯人于水火中,终究要比口水战重要得多!

浏览精彩评论 点击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王赛赛]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