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民进党还有重回社运路线的资格吗?

2009年02月06日 09:01:00  来源:
字号:    

  台湾《联合报》今天发表社论说,蔡英文把今年订为民进党的“社会运动年”,并宣布3月起将展开连串社会运动。对于此一战略,蔡英文和她的同志们也许应先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民进党知不知道自己要走到哪里去?二,民进党知不知道台湾社会想走到哪里去?

  社论说,如果民进党不清楚自己要走到哪里去,只是一再动员基层支持者上街,恐难引起广大民众的参与及共鸣。那样的运动,只能名之为政治动员,不足以称为社会运动,更不可能支撑民进党重回执政。进一步说,如果民进党不反省,也不想知道台湾社会希望走到哪里去,摸不清社会的底蕴和心理,它也就不可能称职扮演激励群众或引领风潮的角色。一个迷途的政党,如何期待群众追随?

  未曾经历社运洗礼的蔡英文之所以选择以社运为基本战略,一则是认为这有另辟蹊径的新鲜感,再则是民进党早年运用这招很有效。但别忘了,人民不仅有记忆,社会也是懂得学习的;蔡英文以为新鲜的东西,多数民众其实已经烦腻不已了。更重要的是,早年有效的策略,经过多年时光的淘洗,不仅光华褪尽,甚至已蒙上厚重的污垢。民进党若无法为自己灌注新的进步价值,重新擦亮政党招牌,就凭着绿营在街头即兴操兵,再加上陈水扁在狱中耍宝耍赖呼应,民进党要借此重振雄风,简直是缘木求鱼。

  且不说民进党在执政期间失落了多少民主价值,在这8年,它也把台湾的社运带进了一个近乎窒息的状态。不少社运领袖进入陈水扁当局任职,有人得了荣华忘了志业,沦为堕落官僚;有人因格格不入而狼狈求去,连原有的队伍都不保;有人则接受招安及金钱资助,成为民进党附庸,失去了独立性格。何况,由于民进党的意识形态作祟,不仅大陆配偶的权益问题变成禁忌,许多两岸人权议题都遭刻意忽略或打压。如此看来,台湾社运近年元气大伤,民进党不正是摧残元凶?

  社论指出,民进党把重返执政的希望寄托在社运上,还存在一个更大的谬误,是错把“街头”和“社运”画上等号。社会的改造需要通过运动来推展,但亦必须借重思考来启发行动,而不是把街头当成战场。这几年,有不少独立社运团体默默关怀外籍配偶或村镇文化生态等议题,都做出不凡的成绩,他们从不曾大张旗鼓在街头狂飙呐喊,实践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关怀及付出。若没有潜心的思索,没有长期的耕耘,如何能产生够深度的社会改造?

  可惜,民进党仍误以为自己拥有领导社运的垄断权,大言不惭地扬言要借他们的力量,帮自己从街头夺回政权。口气很大,内心却恐是相当虚弱;民进党甚至忘了,今日社运界正当性和凝聚力的消散,民进党正要负很大的责任。更糟的是,执政8年后重新沦为在野的民进党,和它早年在野的地位已完全无法相提并论。当年民进党能乘风而起,承载着台湾社会数年的民主渴望,是因为反对运动与社会运动有着“追求社会正义”的一致目标;而如今,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虚伪沉沦的民进党,就算民众不满国民党施政,但谁会相信跟随在迷失的民进党后面能找到活路?

  街头运动有一种特殊的迷幻效果:只要张开布条,主事者就能把一小撮人的聚会幻想成一场群众运动;这是民进党乐此不疲的主因。但民进党若无意全面舍弃选举路线,它就必须认清“街头民意”和“选举民意”的落差,没有暧昧地带可钻。若以为社运是“大力丸”,那绝对是自欺的幻想。

  社运界也一样,在目睹台湾民主多年的进退失据之后,它需要重新思考自身的价值与目标,走出一条真正属于民间社会的路,拒绝再成为政治的附庸或马前卒。那样,社会运动才能在自主的信念中前进,也才不致使自己的能量被政治黑洞吸走。
  
  社论最后说,既然谈社运,就请民进党要保持“以社会为念”的初衷。只会走上街头叫骂,其实成不了社会运动。 

[责任编辑:赵静]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