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消费生信心 台当局别忘了自己最重要使命

2009年01月19日 14:52:00  来源:
字号:    

  台湾《联合晚报》今天发表社论说:今天,很多台湾人的心情确实像投票,带着身份证,怀抱着期待,去指定地点领消费券。某种程度上,今天领消费券的目的也像选举投票,不管选谁,目标都一样,要带来对现状的改变,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社论说,消费券带动的商机,理论上,不会仅仅是全台票面总额的857亿,而应该像水面涟漪一般,一波波向外扩散,最终掀起整个社会的消费气势。近来,马英九与夫人周美青,萧万长、“行政院长“刘兆玄等,不断以公开行程四处消费,用意便是要鼓动人心,把这一波消费热潮,透过今天发放的消费券当做起点,推波助澜起来。

  最终的振兴经济的效果如何?还没人敢讲。不过,这一阵子,台湾各行业卯足劲,推出各式优惠套装产品或服务,抢搭消费券商机。甚至,连地方县市政府首长都跳出来,鼓励外县市民众“越界消费”,已可看出,消费券的确带动了消费市场的期盼、带出了营销创意,以及加值产品、加值服务的出炉。在不景气寒冬中,等于是点燃了一枝枝的蜡烛,就看消费者怎么继续去煽起这消费的火苗了。

  消费券效果,绝对在于要加乘。除了手中这一张消费券,还得让民众愿意把荷包内的金钱掏出来消费。许多商品与服务,这段时间不断地设想方法,把消费券的三千六当诱因,试图透过有点类似“预付头期款”的方式,鼓励消费者买下远远超过三千六的商品与服务,目的也在于要达到加乘效果。若从岛内民众高储蓄率的事实来看,欲达到这目标,不见得是难事。

  可是,要达到这目的,单靠消费券显然不足。换言之,如果民众缺乏对未来的信心,那他们极可能把当局给的三千六当补贴,补贴于原本既定的日常消费,一次消费完后,便继续节衣缩食,宁可把手中的钱存放于利率极低的银行里,保本而不消费。此心态一旦弥漫,消费券的积极性便丧失了。

  社论认为,所以,要积极消费,仍靠当局大政策保证的未来愿景。马英九与刘兆玄四处消费之际,别忘了自己最重要使命,还是掌握岛内外形势,制定有效政策,才能带领台湾走出景气阴霾!

[责任编辑:赵静]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