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海角七号》启示:找回观众才能驱动电影重生

2008年12月08日 14:19:00  来源:
字号:    

  《海角七号》未能在这次金马奖拿下“最佳导演”与“最佳剧情片”两项大奖,或许会让很多台湾人感到失望,但值得注意的是:多位重量级的电影工作者,包括最佳导演奖得主陈可辛,纷纷在台上公开表示对《海角七号》的感谢,因为这部创下台湾有史以来华语电影最高票房纪录的电影“把观众重新带回了华语电影”。台湾《中国时报》今天的社论指出:原来观众才是整个电影工业最核心的驱动能量。

  社论说,当然,台湾电影的困境并不会因为《海角七号》的成功而带来革命性的改变,但最起码《海角七号》几近于“不可思议”的票房成绩,导演魏德圣在拍摄这部电影之前,长达15年不得志的生涯历程,以及《海角七号》整部电影所传达的“梦想终会实现”的正面讯息,点燃了很多人心中希望的火苗,让很多在混乱的政经局势中失去勇气、失去信心的人,有了“敢作梦”的勇气;《海角七号》也让人理解到,在电影工业已经落后大陆、香港甚至亚洲其它国家地区的台湾,如果要重新召唤属于台湾电影的能量、要让台湾电影得到注目,至少可以思考该从什么样的角度再出发。

  社论指出,台湾电影工作者看到拿下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的《集结号》、夺得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情片奖的《投名状》,或许会忍不住慨叹:以台湾目前的环境和条件,几乎不可能拍摄这样的电影,但这是因为台湾很穷吗、找不到出得起钱拍电影的人吗?当然不是,电影一方面是艺术的呈现,另一方面,它的“经济性格”也同等重要;一部电影要有好的故事,这个好的故事在打动观众之前,必须先打动投资人,否则就寸步难行;如果是拍《投名状》这种电影,“新闻局”的辅导金大概连发便当都不够,别说是拍《投名状》了,要拍一部有点格局的电影,台当局“新闻局”的辅导金也是不够的。

  问题是:电影作为一个产业,没理由老是等待主管机关“关爱的眼神”,财务能力是电影人必修的一堂课,任何产业都不可能期待政府给钱才动得起来,电影再怎么艺术,再怎么是火车头,到最后还是一个商业行为,政府的钱就是纳税人的钱,要怎么使用,本来就该慎重,拍电影不可能要政府负担大部分的投资风险,必须要让商业投资者的资金愿意进来。。然而在过去台湾产电影票房长期不佳的情况下,投资人还真的是出不了手,毕竟投资是将本求利,没有观众的台湾产电影市场要如何让投资者愿意放手一搏呢?这是根本的问题。

  社论说,台湾每年约有200部至300部的“外片”,约占总票房的九成以上,换言之,台湾本地产电影连一成的票房都抢不到。一部台湾产电影平均只有100万元台币的票房,这种成绩当然很难活下去;近几年来,在大量年轻电影工作者以贴近在地生活经验与亲切质朴的电影语言,拍摄出了几部票房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电影,及至《海角七号》的出现,终于让台湾产电影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这也让投资者开始有了信心,激励投资人至少愿意把“投资电影”列为一个可以认真考虑的投资项目,这总算是一好的开始;《海角七号》最大的贡献即在于此;台湾电影工作者不缺创意,也不缺热情,但是要引进资金活水,毕竟还是要让“电影人”与“投资人”这两个分属不同世界的人“说一种彼此都能懂得的语言”,电影投资商业模式的建立,显然是下一步应该认真努力的工作。

  社论指出,台湾生产的电影有很长时间是拍给台当局看的,又有段时间好像是拍给影评人看的,这些年来总算开始意识到电影应该是拍给观众看的;《海角七号》等片的成功说明态度诚恳、“把观众放在心上”的电影还是会很有人缘的;期待台湾电影创造出美丽的彩虹!

[责任编辑:赵静]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