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检调“司法”对扁家弊案的侦办逐渐逼近核心,陈水扁到地方各县市与深绿群众会面谈话的动作也益发密集。许多人将之形容为“取暖之旅”,但台湾《中国时报》社论认为,事实未必如此简单。陈水扁究竟是要取暖还是想放火,值得密切注意。
现在“司法”侦办得紧锣密鼓,陈水扁身边的人一个个被收押,吐出来的内情愈来愈多,眼见局势日趋危殆,陈水扁在地方放话的内容也辛辣耸动到几近荒谬。在挺扁集会、餐会与接受电台访问时,他指控遭到侦办是被欺负,扬言他不怕监狱黑牢,愿当“马区长”的第一个政治犯,他的梦是“被抓之后台湾国就诞生了”,还将自己比喻为南非民权斗士“曼德拉”,并号召扁友举行“拥抱台湾、捍卫主权”大会相挺。
社论指出,这些动作既积极又密集,不能等闲以“取暖”视之。陈水扁擅长政治操作,眼前全家的牢狱之灾迫在眉睫,他不会把时间精力浪费在无实质意义的事情上,因此一言一行必然都有具体的功能与目的。对于现在的陈水扁,群众的情感慰藉或声誉的平反都是次要,保护自己与家人不被判刑入狱才是最重要的事。
再看看近来他的下乡活动,显然出自一番主动积极的策划,如此的处心积虑一定有其目的,说穿了,无非是以各种谎言煽动基层深绿群众,把自己和“台独”、“政治迫害”画上等号,让深绿群众相信他是因为推动“台独”才被国民党抄家灭族。
社论续指出,他号召民众上街头,固然说是要抗议马当局、抗议陈云林,但未来当他本人和家人成为被告,甚至被收押、起诉及判刑时,不排除他会刻意动员挺扁群众上街头声援或到法院保护他。如果出现这样的群众动员,恐将让社会陷入纷乱不安,甚至发生流血冲突事件,让族群对立再度恶化。推估陈水扁打的算盘是:制造社会动荡与政治风暴干扰“司法”,一方面拖延程序,二方面对“司法”人员造成心理压力。而且,一旦为此案耗损的社会成本庞大到一定程度,也可望逼迫执政当局不得不采取政治解决,让他和家人有一条出路可走。
换句话说,陈水扁正在打造自己的人肉盾牌,以备在关键时刻拿来挡官司。他明知从“司法”体系讨不了好,无论是“公务机要费”被转到家人户头,还是吴淑珍收受企业贿款,乃至未来还可能扯出更多更大的纰漏,他和家人都很难再推个干净全身而退,因此他转而在政治上尽量闹大,把“台独”、“主权”、民进党、李登辉、海外“台独”大老等等全都绑来当人质,让他们在前面替自己挡子弹,还不断抛出其他人涉及弊案的真真假假讯息,让主事者投鼠忌器,也让绿营非相挺不可,他才有筹码去谈交易。
但是,过去高喊“司法不公、政治迫害”有其效果,但近年来在“司法”人员的自我期许下,已逐渐建立了超然公正的社会形象,也得到大多数民众的信任,陈水扁再怎么精心谋划,顶多只能挑拨少数深绿死忠的扁迷,蒙骗不了社会大众雪亮的眼睛。如此一个为自保而煽动群众对抗“司法”、毫不在意社会成本的政客,已经宛如末路狂徒般不择手段了。“司法”侦办的动作不会到此为止,陈水扁的反制动作也不会到此为止,现在大家看到的,都只是序幕而已。
社论说,虽然民进党处境尴尬,但做为一个曾是民主改革先锋的政党,对维持社会安定、健全民主发展,毕竟还是有其责任。民进党廉政委员会的报告明确指出,陈水扁已违反廉政行为,多少是做了表态,但对此事的责任并非到此结束。民进党必须走出大福佬主义,勇敢改变体质并且重新教育深绿群众,不再让深绿成为捆绑民进党、乃至牵绊台湾成长的包袱。而要劝说深绿群众看清真相、拒绝被陈水扁利用,民进党会比其他人更有说服力。
社论认为,接下来,陈水扁绝对还有许多招数将一一使出,“司法”的问题固然要交由“司法”处理,但可能引发的政治与社会问题,却是大家必须要先审慎准备以做因应的,不能坐视陈水扁以乌贼战术加恐怖手法搞得天下大乱。台湾社会为陈水扁已经付出了够多代价,实在不需要再被迫埋单了;台湾人,没有那么“欠扁”。
[责任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