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膨危机业已迫使多国政府采取撙节措施,并希望因势利导产业调整发展方向,大有置死地而后生的澈悟。台湾《工商时报》刊载小社论指出,倘若执政者能一以贯之,化危机为转机,也不枉民众短期受苦。怕就怕,一旦原物料价格回挫,所有节约举措被抛诸脑后,产业转型与拯救地球又沦为空谈。
“自行车代步、三句不离环保”,在当下似乎成了一种“信仰”,证诸历史,却更像潮起潮落的“时尚”。1970年代能源危机时期,开惯大车的美国人就曾短暂拥抱两轮车,但事过境迁,三大汽车厂照样活命延年,美国仍是全球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即使北海道G8峰会上,“节能减碳”喊得震天价响,白宫却将矛头指向快速成长的中国与印度,卸责态度一如过往拒签京都议定书。表面上,美国享尽了大国“过度消费、以邻为壑”的好处,事实上,拒绝积极应变的傲慢,正蚕食鲸吞自身国力,不仅施政窘态百出,大型企业更是频频告急,这才是美国人“不愿面对的真相”!
小社论认为,资源相对缺乏的台湾,没有本钱随着大象原地踏步,也不能拒绝面对真相,唯有置死地的决心,才能奋力打开活路。而力量的消长往往就在历史微妙转折处,领导者的远见与民众的自持,都将发挥关键力量。
[责任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