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动国际媒体绝大阵仗关注的两岸两会领导人商谈,13日顺利完成,正式达成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观光客赴台两项协议。这是自上个世纪末,1993年新加坡汪辜会谈以来最具友善氛围的两岸事务性商谈高峰会。美国《世界日报》14日社论说,历史正从这里开始改写,我们期待这不仅是一个开始,而且是开展两岸未来良性互动的具体指标。
社论指出,这两项协议既是马英九选举政见的兑现,也是1981年北京力促“三通”的具体实践。单就“三通”和扩大经贸来往考量,这是两岸眼前最大的共识所在,也是开创两岸双赢一个绝佳的着力点。
社论认为,是以此次江丙坤的北京行,在出发前即可确认可顺利达成已经公开在台面上的基本使命和任务,因为两岸的底牌都很清楚。马英九要的、能讲的就是这么多,在“不统不独不武”的前提下,目前两岸似乎也就只能在经贸和人员交流上致力。
是以能有这两项协议,就是一件大事。台北航空业者表示,以过去10年论,因为无法“直航”,若加上边际作用,推估流失了上兆元的商机。大陆观光客入台,更是一笔可以预见的商机,足以扩大并挹注台湾内需。在两岸交流当中,亦可借此导向一个良性循环的大市场。既经启动,必能带起两岸概念股的长期利多。
社论说,在热热闹闹的大场面上,两岸两会的确吸引了大批媒体,团团围着猎取镜头和忙着记录现场对话。但冷眼旁观,两岸两会的北京商谈,包括领导人的会面,既有其水到渠成的面向,而安排一个庄重典雅的仪式,以期确认足以为历史见证的文本,也在预料之中。总之,自马英九就任以来,两岸讯息的传递和解读已走出必要迈出的第一步。可以进一步指出的是,两岸两会领导人的会面若能从另一个面向看,今天两岸公权力的白手套功能已非同往昔,可以视同两岸的正式接触。
可谓新局已开,诚如马英九所说,这是等了八年之久的新局;但若从“九二共识”言,少说也晚了10年。若论“直航”,从北京抛出“三通”开始,更是等足了20年。不能不承认两岸两会此番重续前缘,有其关键意义,不仅是在写历史,而是让历史发展掉了一个头,从危机边缘转正。
社论认为,更有可言者,就在此前,台湾“陆委会”对台湾参加国际社会的名称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说法,就是“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
这才是关键点,也是台湾为营造两岸氛围,抛出最具“一中”正解且可接受的讯息,大可体会。营造两岸氛围的最高境界,就如同“九二共识”的根本精神,不在两岸领导人会面时各自强调对“一个中国”拥有主权,而是各自自我表述。非如此不可能“搁置争议”,更不可能创造氛围。
同理,相关两岸的国际定位和空间,若能就此默契“不立文字”,各自皆可有一合理交代,应是最佳选择。
社论指出,是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引述萧万长在博鳌论坛面见胡锦涛时的16字箴言:“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共创双赢。”这就是释放北京接受来自台北的正面讯息,而且在原则上倾向全盘接受,并愿意循着台北设定的方向顺势发展两岸关系。这不仅在求创造氛围,更在扩大共识。在事务性商谈上,更可预期两岸两会还会频传利多。相对的,这也显现北京方面的从容和自信,但期方向不变而已。
社论最后表示,对此次两岸两会高峰会,香港媒体多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信然,这是一个值得期待开花结果的开始,未来的考验或许依然会有不少曲折,但只要方向不变,应是中华民族皆乐观其成,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大事。
[责任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