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台信评机构权威下滑 可做参考切勿当“神”

2008年03月11日 15:57:00  来源:
字号:    

  台湾信评公司在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里,曾经被赋予极高的期待。台湾“行政部门”曾一度相当偏爱透过这样的外部机制,作为监理的补强,良好的评等结果,甚至是部分商品投资的起码门坎,或机构业务申请的必要条件。 但是,随着台湾经济的低迷,台湾信评公司的角色愈来愈尴尬。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台湾《工商时报》小社论文章举例指出,台湾的银行业评等虽具有强制性,可因为竞争的关系,也传出信评业者为了争取业务,进行杀价,因对评等结果不满意,而更换信评公司的个案,也时有所闻。原本地位相当高的信评业,于是跌落凡间,也得在专业与业绩压力间挣扎。

     现在的问题更为严重,次贷风暴的发生,让台湾人对信评的专业打了问号,开始怀疑,信评已成为发行机构的化妆师,擦脂抹粉让商品变的好看,用公司的信誉挂保证,结果是,害惨了一票相信这块招牌的投资人。

     小社论说,台湾“财金部会”高级官员在次贷风暴发生后曾检讨道,信评制度最大的缺点是:都是从过去的信息去发表评论,对于未来的掌握,其实未必高明,但投资人却是拿此作为投资的重要依据。只是这个盲点,就目前来看,也找不到更好的替代方案取而代之。

     平心而论,台湾信评机构仍拥有高度的专业性,但他们毕竟不是神,尤其在市场变化极大,与刻意的舞弊行为上,很难百分百的预测准确,也会有误判的情况发生。信评的结论还是有用,可以作为参考的依据,但千万不要用“求明牌”心态去看他,这不过是很多参考依据其中的一项而已。
 

 

 

 

[责任编辑:高斯斯]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