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马财经策略已把握台湾经济向下沉沦根源所在

2008年01月24日 11:11:00  来源:
字号:    

  国民党及民进党“总统”候选人马英九及谢长廷,本周二分别接受媒体专访,终于提出比较完整的财经政见;是否符合大家的期望,值得关注。台湾《经济日报》今天的社论就其中某些重点,作比较分析,以供读者参考。

  社论首先就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财经策略指出;马英九明确提出“开放与松绑”才能为台湾经济注入活水;的确把握到当前台湾经济向下沉沦的根源所在,并提出具体作法。而谢长廷提出的是“两党共生,除台湾四害”;所谓四害是指“失业、高物价、卡债、高房价”,言下之意是:此四害能除,人民不痛苦,就是他所谓的“幸福经济”。但其前提是要“两党共生”;可是根据过去民进党执政将近八年的经验,及谢长廷就任“行政院长”时所喊的“和解共生”,与他在“院长”期间的实际作为,不仅“行政院”与“立法院”关系紧张,更是整媒体最严厉的“院长”。现在竞选再度喊出“两党共生”,只在争取选票,最后也是“口号”而已。而且所谓四害,为压抑房价,他反对开放陆资来台投资房地产,以免炒高房价,不利于年轻人购屋;至于如何降低失业,抑制高物价与卡债,并未提出任何对策。只有“目标”,没有“对策”,“目标”如何达成?怎能让人民有信心?

  其次,就改善两岸关系而言;台湾当前经济,除对大陆还有许多限制外,几已全面自由化,所以马英九的“开放与松绑”是针对大陆而言。他主张分段达成两岸直航,先由假日包机变成周末包机,再由周末包机变成平日包机,再变成班机;马英九并表示有关两岸包机直航问题,现在已由业者洽谈,如当选很快就可实现。关于台商对大陆投资40%上限,他主张解禁,当局只管关键技术,不管资金。陆资来台投资不动产与生产事业,他主张除少数产业应有限制外,原则开放;而且欢迎大陆人士来台观光早日能落实。更重要的是,马英九主张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两岸赶快恢复协商两岸直航、开放大陆人民来台观光、陆资来台投资等问题;并且主张大陆先撤飞弹,再谈两岸和平议题等。马英九的政见相当踏实,不过马英九主张大陆先撤飞弹再谈两岸和平议题,似将结果当成前提;而应是当两岸达成和平协议时,大陆要撤除飞弹,才算公允。

  对改善两岸经贸关系,谢长廷主张开放要兼顾主体性与开放性,所以他的开放比较折衷。因此,他主张台商赴大陆投资40%上限,应采“动态管理”,可个案审查突破;反而政策更不明确,使业者无所适从。他主张大陆人士来台观光与包机直航,可以套案进行协商,他也主张先包机直航,未来即可形成正常航班。至于开放陆资来台,他除反对投资房地产外,对投资“国防”、民生、农业、高科技产业必须有限制。这许多限制未免太广泛了,台湾除民生、高科技产业及房地产外,还有什么产业可让人投资的?而且更严重的,不论包机直航形成正常航班,甚至要大陆开放大陆人民来台观光及陆资来台投资,都要两岸坐下来协商,而谢长廷不提“九二共识”,双方如何能坐下来协商?岂不是谢长廷多项主张,都将落空。

  在一般经济施政方面,马英九主张“经济成长、就业、稳定物价”三位一体,而以“爱台湾”12项建设,作为他的行动方案。谢长廷认为一味追求经济成长率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将就业排第一,稳定物价排第二,经济成长排第三;至于如何落实,他则只字未提。虽然一味追求高经济成长率,引发通货膨胀不好,但没有经济成长,哪能创造就业机会?台湾在1961年至1972年的12年间,平均每年经济成长率高达10.2%,是工业国家平均成长4.6%的两倍以上;而同时期台湾物价每年只上涨3.3%,与工业国家上涨3.5%比较,毫无逊色。如此在稳定的基础上,追求较高的经济成长,才能将失业率降至2%以下,人人有工作,大家都能安居乐业,那有什么不好?那段时期才是真正的幸福经济。

  社论认为,谢长廷批评马英九的“爱台12项建设”,以公共工程带动经济成长的凯因斯理论已不合时宜,未来大建设应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很显然谢长廷未看“爱台12项建设”内容,就盲目提出批评。马阵营之所以提出“爱台12项建设”,最重要的是弥补民进党执政七年多来公共投资年年负成长的不足。而且在当局投资2.65兆之中,除部分硬件建设外,也有许多软件的配合,如人才培育、建设全世界第一无线宽带地区、建构智能交通系统及智能生活环境、绿色造林、农村再生等等;而谢长廷强调的要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重视中小企业及都市更新等,“爱台12项建设”都已包括在内。

  经以上的比较剖析后,哪位的政见能落实,能感动人民,相信读者自有判断。

 

[责任编辑:张弛]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