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陈水扁七年多来执政的政绩太烂,但他作为民进党主席,又必须对党的“立委”选举负责,因而全身跳进党籍“立委”辅选的各个场子中,并针对“立委”选举改制后是小选区一个应选名额的特点,为了刺激本来有可能不愿投票的深绿选民出来投票支持民进党提名的“立委”候选人,采用了极端的选举语言。
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刊登评论文章说,陈水扁的极端语言与谢长廷“和解共生”、“幸福经济”选战主轴南辕北辙,故谢长廷决定,将自己的“总统”选战与民进党的“立委”选战作出切割,不介入民进党的“立委”选举。等到明年一月十二日“立委”选举投票后,才正式启动自己的“总统”选战,以免有可能会惨输的民进党“立委”选情连累自己的“总统”选情。当然,谢长廷也寄望“钟摆理论”能在自己身上得到应验,部份中间选民在眼见民进党输了“立委”选举后,为了在两大党中作出平衡及还民进党一个“公道”,而在“总统”选举中将手中的选票投给谢长廷。
在国民党和马英九这边厢,目前的选战策略却正好是相反,要把“立委”选战与“总统”选战捆绑在一起进行。其原因是,国民党的“立委”选情相当令人鼓舞,尽管不一定会如某位学者在美国的研讨会上所预测将的将达到七十一席,但国民党内部自己也研判将拿下六十五到六十八席,亦即将占领总议席的接近六成。如再加上盟军——无盟、新党和亲民党也有可能拿下数席,泛蓝集团将比以往更能牢牢掌握“立法院”的议事控制权。既然如此,就更应将之与本来并不悲观的马英九的“总统”选战捆绑在一起,以收互相促进、共同突进之效。
民进党的选情越是冷清,陈水扁就越是起劲地叫嚣极端语言,制造紧张气氛。文章分析其动机指出,一是要以那些充满刺激性的言行,去分散选民们的注意力,掩盖民进党上台后经济不振、贪污横行的弊端;二是要刺激国民党和英九马据理反击,这样就可牵着对方的鼻子走,要烂就大家一齐烂,而且还可利用国民党不擅长诡辩的“弱点”,随时发现对方的“漏洞”就倒打一耙,令对方哑口吃黄莲。
但无论是国民党中央还是马英九团队,在经过无数次教训后,这次学聪明了。不管外面如何挑衅,一于少理,我自行我路,坚持优质选风,绝对不跳落陈水扁挖好的拆卸“大中至正”牌匾等陷阱,令到陈水扁等抓不到着力点,好生泄气。与此同时,国民党中央和马英九发挥自己的优势,坚持正统的组织战及下乡展开新阶段的“长住”,展现清新选风,端出政策“牛肉”,因而受到早己厌倦了政治口水战恶劣选风的选民们的欢迎,一帧马英九“拼出好年冬”年历,竟然“红”过名模林志玲。
反观民进党方面,陈水扁辅选时的语言越是“重咸”,就越是折射出他的心绪越焦躁。与此同时,他就越是对谢长廷的“冷眼旁观”感不满。他对谢长廷寄望于“钟摆效应”颇不以为然,认为倘“立委”输选,将会发生“西瓜偎大边”效应。但谢长廷仍不为之所动,继续养精蓄锐,等待到“立委”选后才跃出战场。
谢长廷如此“笃定”,是已判定陈水扁已根本不可能阵前易将。所谓在明年一月初“中选会”接受政党推荐“总统”参选人登记之前,利用“十大弊案”来将他拉下马,另行换上苏贞昌的计划,已来不及实施。陈水扁即使是对他有多大意见,也已是“米已成炊”,无可奈何。
实际上,从现在起到“中选会”接受“总统”参选人登记,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即使陈水扁能操纵检调系统以“玉皇宫案”等“十大弊案”起诉谢长廷,再运用民进党《公职候选人提名条例》等内规关于“起诉即停权”、“起诉即丧失参选资格”等规定,撤销其参选资格,但也己来不及进行另行提名新候选人的初选程序。何况,在接近“立委”选举投票之日起诉谢长廷,必会对民进党的“立委”选情造成强大冲击,使之雪上加霜。由此,谢长廷代表民进党参选“总统”,已成定局。即使陈水扁一千个不满意、一万个不愿意,也只有旁观的份。
文章指出,既然如此,一心要以“和解共生”、“幸福经济”为选战主轴的谢长廷,就没有必要卷入由陈水扁主导,斗烂斗“深绿”的“立委”选战。否则,到“总统”选战正式开打时,再要抛出较为温和的竞选政纲,实在是很难“急转弯”。
谢长廷要将自己的“总统”选战与民进党的“立委”选战切割开来,自有其理由。这除了是谢长廷本身极不喜欢那种走极端偏锋路线的选风之外,还因为“总统”选举的特点与“立委”选举不同,必须设法拉拢中间选民。而陈水扁的“重咸”言行,是必会吓跑中间选民的。
明乎此,就可知所谓谢长廷与陈水扁正在“唱红白脸”、“双面夹击”的分析,并不符合谢长廷的选战策略意图。实际上,据来自谢营的消息称,因为现在是“立委”选战阶段,陈水扁作为民进党主席,当然是拥有主导选战的绝对权力。但“立委”选举过后,转入“总统”选战阶段,就得按民进党的老传统,“总统”候选人全党最大,党主席也得乖乖地为其“抬轿”。何况,陈水扁自己也发过不会做“坐轿”者的誓言。因此,在一月十二日之后,谢长廷将会正式向陈水扁摊牌:交出选战主导权,并由谢长廷自己全面掌控“总统”选战控制权。
文章认为,为了发挥“和解共生”、“幸福经济”选战主轴的最大效能,谢长廷还将可能会针对马英九因负外省人“原罪”,担心两岸贸政策走得太快会被指责“卖台”的“罩门”,抛出比马英九更为开放的两岸经贸政策主张,以图将马英九“比”下去。这段时日他陆续透露的“大卸台商”、“废除戒急用忍”,就已露出端倪。
因此,马英九不能因为自己暂占上风,就有所松怠。真正的苦战,还是在“立委”选举过后。
[责任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