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太大的悬念,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文在寅当选为第19届韩国总统,并于10日宣誓就职。
上任速度之快,实际上也反映出当前韩国社会分裂、民众渴望早日结束“权力空窗期”的愿望。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在寅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可谓重任在肩。虽然竞选阶段的拼杀已很激烈,但相对于处理复杂的韩国内政外交难题来说,只是小儿科。所以,对文在寅而言,今天开始,就职之后,真正的挑战才算到来。摆在他面前的,至少有三道坎儿:
第一道坎儿:如何弥合国内社会分裂 改善经济民生
去年爆发的朴槿惠“亲信干政门”事件,成为韩国社会分裂和动荡的导火索。围绕“挺朴”还是“倒朴”,韩国分成两派,示威事件多发,民众陷入对立。在这种情况下,文在寅敏锐地抓住民意诉求,将“正义、公正、统合”定为自己的参选基调,并表示要摒弃“左派右派”的旧观念,尽快结束目前社会分裂的状况,让韩国踏入一个“正义统合”的时代。
反过来看,这种社会动荡与分裂,也激发了民众的参政热情。这次韩国宪政史上的首次春季大选,高达77%的投票率,显示出韩国民众求新求变的心态。
所受的期待越高,所担的责任越大。文在寅既然承载着民众的高度期待上台,必然要努力拿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改变因受贪腐丑闻冲击而分裂的韩国社会,改善经济民生。
但是目前,文在寅所在的共同民主党在国会没有获得多数席位,要推进他竞选时承诺的创造81万个公共部门就业机会、50万个民间职位,遵守劳动时间、促进休假等政策的实施,难度不小。
另一个更值得关注的信息是:韩国三大电视网出口民调显示,文在寅虽然最终获胜,但他赢得的是50岁以下选民的多数选票,而他的对手洪准杓则获得更趋于保守的60岁至70岁年龄段选民的支持。这表明,如何与保守派势力打交道、进行政治合作,将是文在寅落实竞选承诺、弥合国内分歧、改善经济民生的关键。
第二道坎儿:如何与美国盟友打交道
一直以来,韩美同盟关系,被韩国视为最大的安全保证。但是,自美国新总统特朗普上任之后,这种盟友关系起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从要求韩日澳盟友交纳“保护费”,到希望韩国支付部署“萨德”所需的10亿美元费用,特朗普的表态,令韩国很困惑,质疑美国是不是不想再履行对韩国的安全承诺。韩国国内也出现了反思如何与美国打交道的声音。
关于对美国的政策,文在寅在不久前出版的一本书里称,韩国应该学会“向美国说不”。这一主张抓住的正是韩国民众对美不满的情绪,提出追求更加独立自主的外交。但是,这样的主张适用于竞选阶段,它是否能在施政过程中真正落实,恐怕要打个问号。特别是“萨德”一旦真正入韩,韩国就被绑上了美国的战车。
既要稳定韩美同盟关系、给民众“安保”方面的交待;又不想卷入太深,希望能有更独立的外交,这其中的分寸如何拿捏,考验着文在寅的执政智慧。
第三道坎儿:如何与周边国家相处
远亲不如近邻。对文在寅来说,如何面对朝鲜半岛局势,如何与中国、俄罗斯、日本打交道,是他上任后回避不了的问题。众所周知,文在寅是韩国前总统卢武铉的核心幕僚,也是“阳光政策”的继承者。他主张与朝鲜对话,还说当选后会重启开城工业区、重启金刚山旅游项目、支持韩国企业入朝、并在韩朝和朝美之间举行“2+2会谈”等。
但是,朝鲜核问题的实质是安全问题,是美国与朝鲜的关系问题。换句话说,韩国手中并不掌握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未来,朝鲜半岛局势如何走向,取决于美国与朝鲜如何互动,所以,文在寅是否能落实他对朝政策的承诺,存在着不确定性。
此外,因“萨德”入韩损害中俄的战略利益、破坏地区战略平衡,韩国如果不顾中俄的反对,最终完成部署“萨德”,那么,韩国与中俄的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而这种冲击,必然会波及到国家关系的方方面面。如何修补与中俄两国的关系,降低“萨德”事件的冲击,是摆在文在寅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不过,危难时候显身手,方能体现实力。文在寅在民众的热切期盼中上台执政,必然,也不得不在安全与经济这两个民众最关切的问题上有所作为。而如何作为,则决定着将把韩国带往何处。(文/盛玉红)
[责任编辑:李帅]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