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场突发的连环恐怖袭击在欧洲发生。这次,发生在欧洲的心脏、欧盟的“首都”--布鲁塞尔。
当地时间22日,布鲁塞尔的扎芬特姆机场两次爆炸,一个地铁站也发生爆炸。据称,发生爆炸的地铁站靠近欧盟总部大楼。截至截稿时,伤亡人数超过200人,死亡30余人。
IS(伊斯兰国)已经宣称对连环恐袭负责。内中原因,据说是为了报复比利时当局逮捕发动巴黎恐袭的恐怖分子头目。不管如何,来自欧洲心脏的连环恐袭,又给欧洲敲响了警钟。欧洲人刚刚平复的心,又因布鲁塞尔街头的恐怖袭击而蒙上阴影。
欧洲怎么啦?恐怖袭击竟然成了家常便饭。尤其是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这座城市西北的莫伦贝克区,甚至被称作“圣战分子的天堂”。因为这里属于穆斯林聚集区,也属于布鲁塞尔的贫民区。穷则生乱、生变,9.11之后这里成为极端分子聚集之处。比利时、法国乃至欧洲其他地区的恐怖袭击或多或少都和这里有些关系。当IS的影响力超越基地组织时,这个穆斯林聚集区,又有着许多IS的信徒。
IS在中东地区的攻城略地,鼓励了全球伊斯兰极端分子。他们或奔向IS的中东老巢“朝圣”,参加所谓的“圣战”;或在本国制造恐怖袭击来呼应IS。当然,全球各地也都成为IS渗透的“大后方”,但是欧洲更甚。这其中的联系很是耐人寻味,一方面是欧洲和中东、北非地缘交接,另一方面是欧洲和美国又是全球反恐的主导力量。在中东地区,对IS实施空中打击的就是美国和欧洲。更要者,叙利亚内乱和IS在中东地区的肆虐,使得叙利亚和中东北非的难民潮流般涌向欧洲。数百万的难民中,恐怖分子也可能夹杂在其中,从而使欧洲变成了恐怖袭击的多发区。
欧盟开放的边界,又使欧盟难以编织其有效的反恐网络,导致欧洲国家安保漏洞百出,从而为极端分子制造恐怖袭击提供了条件。有观察家认为,欧洲正在逐步伊斯兰化,原来的穆斯林聚居区,因为贫穷、失业难以融入主流社会,成为恐怖主义的温床。潮水般涌入的中东难民,则成为引发恐怖袭击的新的危险因素。新老穆斯林在欧洲的聚集,加剧了欧洲的文明冲突,更导致恐怖袭击的防不胜防。
布鲁塞尔街头的恐怖袭击,昭示了三个残酷的事实。
一是全球反恐任重道远,打击恐怖主义依然是全球共同的责任。就现实而言,不剿灭IS,恐怖主义的种子就会在全球各地生根发芽。因而,打击IS,国际社会应该合力而为,而不是像现在的美欧和海湾联军那样,只用空中扔炸弹的方式来进行。出动地面部队,堵住输往IS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多管齐下,才能消除恐怖主义的肿瘤。当美欧世界指责其他国家对打击IS不力时,美欧也应反省自己的反恐政策,即不能将恐怖主义分成好坏两个阵营,在反恐上采取双重标准, 导致全球反恐联盟的撕裂。
二是美欧成为IS发动恐怖袭击的重点区域。由于美国天高皇帝远,且美国在9.11之后构筑了将恐怖组织阻击于国境线之外的反恐防火墙。欧洲,就成为恐怖组织紧盯的冤大头,从法国首都巴黎到欧洲心脏布鲁塞尔,IS向西方世界表明,它有足够的能力给西方世界带来报复,让西方人生活在恐怖之中。尤其本次袭击,距离欧盟总部很近,而且布鲁塞尔也是北约所在地。就此而言,这场连环袭击等于IS向西方世界的“反围剿”报复。
三是欧洲现在的移民政策值得反省和调整。开放和多元,的确是欧洲文明的象征,但是这种“文明”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如果欧洲的安全都难以自保,人人生活在恐惧不安之中,在此情势下的开放、多元,就是引火烧身。9.11事件后美国反恐安保体制的调整与更新,意味着开放、多元是有条件的。法国的穆斯林社区多年来一直发生动乱,布鲁塞尔的莫伦贝克区成为欧洲恐怖主义的温床,欧洲的安全已经没有任何保障。由此再来审视欧洲的移民政策,泛道德主义的政策立场的确有不妥当的地方。相比东南欧国家的谨慎,德国、法国和比利时的难民政策有些太随意了。历史上中国西晋曾有“五华乱华”的惨痛教训,现代欧洲似乎正在被恐怖袭击的阴霾所笼罩。
恐怖主义是人类公敌,无论恐怖主义有何种借口。布鲁塞尔街头的连环恐袭,提醒国际社会必须携起手来,对IS形成打击合力。对于比利时和欧洲而言,反恐除了在中东参与打击IS,还需更多内政外交政策的调整。
[责任编辑:李杰]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