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法军航母“戴高乐”号抵达叙利亚沿海参与了对ISIS组织的空袭,此举使得法国在前线的飞机数量超过俄罗斯驻叙利亚空军,一时间,在原本是美俄角力的叙利亚战场,上演一出美俄法“三国演义”的大戏。
面对安理会五大国中 “三强”的空中打击,以及美法支持的自由军、俄罗斯支持的巴沙尔政权和相对独立作战的库尔德武装“三重”陆上进攻,ISIS似乎命不久矣。剧情进展果真会如此简单么?笔者看来,恐怕未必。虽然,三国一起出兵声势浩大,普京公开向前线指挥官下令对法军“要以盟友相待”,美俄就使用空域和打击目标等问题达成协议以避免作战中出现意外冲突;但是,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这三国各自打着如意算盘,绝对没有真正拧成一股绳。
一、从总体形势上看,谈“反恐联盟”为时尚早
迄今为止,俄美间的沟通联络仅限于避免战场上出现误会摩擦的技术层面,关于叙利亚局势的最终解决方案、如何配合作战等重大战略问题,均未涉及。不管G20峰会上美俄法三国如何沟通过,目前未见任何实质性的积极成果。巴黎恐袭事件后,俄罗斯一再挥舞橄榄枝,可是换来的确是欧盟将因乌东乱局对其进行的制裁延长了半年。
土耳其击落俄军飞机的搅局行为让俄方大为恼火。奥巴马随即表示,土耳其有权捍卫领空,望两国各退一步;奥朗德表态,目前各国唯一的目标应该是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任何形式的紧张局势升级都将带来危害。两位“奥先生”的态度恐怕无法抚平俄罗斯的愤怒——此事给一直以铁腕形象示人的普京造成的愤懑和恼怒可想而知,他将其称为“IS恐怖组织的共犯在俄罗斯背上捅了一刀”,并且指名道姓的提出:只是因为土耳其作为北约盟国,才免于俄罗斯的报复。他是借题发挥也好,还是真做此想,这笔账总之记在了美法所在的北约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