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形象在美国影视剧中的变化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在即将于国内上映的美国科幻片《火星救援》中,落难火星的美国宇航员最终在中美两国宇航部门的通力合作下重返地球。类似情节在《地心引力》中也曾出现,美国宇航员借助中国的“天宫”太空站和“神舟”飞船才回到地球。而此前美国灾难片《2012》里,拯救人类及重要物种的方舟是在中国建造的。至于美国影片中植入的中国产品就更多了,从电视机、冰箱、银行卡到牛奶,不一而足。
这的确是一个惊人的变化。毕竟一个通常被认为只能生产低端产品如衬衫、鞋子和玩具的发展中国家,在影片中变成了肩负拯救世界重任的高科技强国。如果再往前追溯,早期美国影片中的中国人不是吸大烟就是留小辫,不是傅满洲那样的恶棍,就是陈查理那样的神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在美国影视剧中出现的频次增加,但很少有正面形象。哪怕是成龙、李连杰等功夫巨星也没能改变中国人在美国大众心目中的刻板印象。在不少美国人印象里,中国人就是擅长学习、吃奇怪东西、热衷购物、不善言辞的神秘族群。哪怕就是在10年前,这一印象也未曾改变。有人曾统计过,在风靡全美的电视剧《老友记》里,“中国人”(准确的说法应为“华裔”)出现过30几次,但大部分职业比较卑微,社会地位比较低下,如服务生、店员、护士以及送外卖的。剧中唯一一位华裔科学家是男主角罗斯的女友,形象比较正面,但作用只是在罗斯和瑞秋之间设置障碍,等到两人再续前情,这位华裔女性就出局了。《老友记》结束至今不过11年,前后对照,不能不让人感叹,中国形象的确不一样了。
毫无疑问,中国整体实力的提升是促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过去的十余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综合国力提升最猛、中外交流最广的时期,在奥运会、世博会、金融危机等全球瞩目的大事中,中国的精彩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至今难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的一件往事。我当时在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候机,一群外国人刚一走进航站楼立刻惊呼“哇”,纷纷拿出相机拍照,脸上那种惊讶、羡慕的神情就别提了。中国的发展已经到了即使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人也不得不正视的时候了。这就叫“形势比人强”。
中国形象在美国影视剧中的变化启示我们:把自己国内的事情搞好,是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的根本。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宇宙飞船和空间站,即便国外在影视剧中虚构了类似情节,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世界观众也不会相信。同样,如果国外影视剧里的中国形象继续停留在10年20年前,也绝不会得到中国人的认同,也就不可能打开中国市场。中国人爱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其实,西施在谁的眼里都是西施,本身美才是决定因素。“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把国家建设好了,别人想歪曲和丑化也难以做到。
其次,在塑造国家形象时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作用。影视剧等文化产品受众面广、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潜移默化中就会改变固有的印象。特别是音乐、影视、文学、体育是跨越语言的,是诉诸于情感、作用于心灵的,看似软,实则硬;看似短暂,实则长久。在塑造国家形象时,一个姚明要胜过10个时代广场上的广告。文化的力量就是这么强大。
英国诗人艾略特说:“中国是一面镜子,你只能看到镜中的自己,永远也看不到镜子的另一面——中国。”对我们而言,国外影视剧中所反映出的中国形象只是一个侧面,不能简单地把影视剧中的形象等同于现实中国。但借助于好莱坞大片,有助于增加世界人民对中国的兴趣,激发他们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愿望。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