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社会的希望,就在于把抢盐的队伍缩到无限短,把看展的队伍扩到无限长”
“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十九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各地的博物馆或免费开放,或举行活动,为公众生活注入了新活力。“以开民智而悦民心”,当年,康有为将建设博物馆当作变革要务,或许并没有想到,100多年后的今天,博物馆已成为普通百姓的生活元素。
数据显示,全国博物馆总数超过4000家,年均接待观众超6亿人次。在我国,博物馆早已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大门向全社会敞开。回想7年前,国家有关部门首次提供财政资金,推动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免费开放,一时间,各博物馆门前车水马龙。到今天,不少地方将免费开放的场所由博物馆延伸至大学和科研机构,更有一些地方政府出台措施,促进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人们置身于风格各异的场馆内,在精彩纷呈的文物展品中,在光影变幻的生动呈现中,感受文明的诗意,探寻自然的奥秘。这是令人惬意的文化生活。
“如果把藏品当作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就是博物馆的灵魂。”纵观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博物馆,莫不以普及文化知识、促进公共教育为己任。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体验学校带领的博物馆团体参观活动后,特困生对艺术批判式思考的能力至少能提高18%。有人研究发现,诺贝尔奖得主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有童年时期的博物馆经历,这对点燃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很有帮助。无论时代如何变幻,充分挖掘藏品内涵,帮助参观者提升人文和科学素养,依然是博物馆的核心功能所在。
记得2011年的那个春天,有两条“长队”令人印象深刻:一是谣言鼓动之下,不少地方商场超市排起的长长“抢盐”队伍;二是国家博物馆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前来参观展览的人们也排起了长队。有人感慨:我们这个社会的希望,就在于把抢盐的队伍缩到无限短,把看展的队伍扩到无限长。的确,看一次展览,听一场讲座,也许无法让人在物质上有所收获,但在与文明的交流、与科学的接触中,获得的不只是知识的增长,更有心灵的滋养。
当今社会信息爆炸、节奏加快,人们心理压力日增,而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却可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使参观者敬畏历史、珍爱生命、相信科学,在不知不觉中,卸下偏激、盲从、情绪化、极端化等精神负资产,获得内心的宁静。从这个意义上说,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堪称是心灵减压站、心态涵养绿地,用好这些“神奇的殿堂”,不仅个人受益,社会也将获得不少正能量。
“与城市一起成长,和我们共同进步。”观众在意见簿上的留言,不经意间勾勒出博物馆的发展路径。事实上,博物馆的发展与公民素质的提高,本就是一个相互促进、螺旋式上升的进程。一位博物馆学专业人士说:博物馆不是一种被动的存在,而是国民生活中富有活力的一部分。如何放下职业身段,消除专业隔阂,让躺着的历史“活”起来,让深奥的科学“动”起来,让珍藏的艺术瑰宝、文化遗产为更多人所了解,也是博物拉近与公众距离的现实课题。
对于为什么要去博物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一个普遍的共识是,知识的增长、眼界的开阔,也在无形中涵养着科学、理性、平和的心态。而这,正是一个社会向更高文明水平迈进所应有的精神风貌。“不在博物馆,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让我们在博物馆遇见更广阔的世界,让博物馆文明融入社会的心灵。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18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