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盼望早日回到家乡”

时间:2015-01-16 08:2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过去30多年来,数百万阿富汗难民因战乱进入巴基斯坦,从此漂泊他乡,忍受与亲人分离的痛苦,过着凄凉的生活。据联合国难民署日前公布的数据,联合国难民署自2002年以来,已经累计协助380万名登记注册的阿富汗难民从巴基斯坦返回阿富汗。但目前巴基斯坦境内仍有近150万名阿富汗难民。本报记者在巴基斯坦北部一个难民村采访时,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没有谁愿意远离祖国,我们盼望着早日回到自己的家乡。”

  用电对难民来说是一种奢求

  连片低矮的土坯房,大多没有门窗闭户,生活必需的给排水设施严重匮乏,生活用电对这里的难民来说更像是一种奢求。加上入冬以来的持续干旱,村中曲折的土路上尘土飞扬,生活污水肆意在路边流淌。有的房屋旁边还饲养着牛羊等牲畜,衣衫褴褛的孩子们在一起奔跑追逐,嬉笑打闹。

  尽管这里的冬季并非地冻天寒,记者看到这些孩子身上衣着单薄,并且大都是赤脚在户外玩耍,着实让人心痛。初到此地,扑面而来的浑浊空气夹杂着牲畜气味,令人反胃。这里是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城市拉瓦尔品第附近的一处规模较大的阿富汗难民村。

  居住在难民村附近的巴基斯坦人告诉本报记者,多年来,仅此一地已经聚集了数千户阿富汗难民,他们在这里从事各种体力活,艰难生存。巴基斯坦西北部落区、西南部俾路支省、东部旁遮普省和南部信德省等地还分布着很多这样的难民村,由于难民人数众多且分布广泛,难民村普遍缺乏基本生活设施、卫生和教育,难民生活质量普遍较差。

  战乱破坏了原本平静的一切

  阿富汗的连年战事,造成过去30多年里大量难民涌入巴基斯坦。来自阿富汗东部库纳尔省的瓦基尔对记者说,他已经在巴基斯坦居住了30多年。

  瓦基尔向记者介绍说,他在附近市场打工,每天大约能赚得300卢比(约合18元人民币)工钱,用作家庭日常生活开支。虽然赚钱不多,但是与生活在阿富汗相比,他不再为人身安全感到担忧。瓦基尔还告诉记者,他已娶了同样来自阿富汗的妻子,现在有5个子女。“一家人就生活在眼前的难民村,虽然生活并不宽裕,但全家人能够在一起,我们已经非常知足”,瓦基尔说。

  尽管如此,瓦基尔还是心系身处阿富汗的亲人。几十年来他很少回到阿富汗。“我想回到祖国”,瓦基尔说。无奈他在阿富汗的家园早已被战火摧毁,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他,只能拖家带口地在巴基斯坦继续生活下去。

  另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阿富汗难民是来自喀布尔的穆罕默德·尤素福,已经59岁。尤素福8年前生活在距喀布尔仅数十千米的村子里,由于战乱,正常生活难以为继。经历各种波折的他孑然一人来到巴基斯坦,拖着日益年迈的身躯打工,靠赚取的微薄收入度日。对于眼下的生活,他并没有太多怨言,但是提起家乡,他痛苦地说:“战乱破坏了原本平静的一切。”

  半个月前,尤素福辗转回到喀布尔,看望仍然生活在村里的兄弟。谈到村里的近况,尤素福忧心忡忡地说,“我的家乡从来没有真正拥有和平与安宁,近期还有武装分子到村子里开枪射杀平民。我的兄弟没有一天不生活在担惊受怕中,生怕哪一天厄运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尤素福告诉记者,阿富汗是他的祖国,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回到国内,但目前家乡动荡的时局使他与亲人分离,有家难回。

  希望和平的脚步早一点到来

  联合国难民署巴基斯坦代表处新闻发言人杜妮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巴政府已将持有难民证的阿富汗人在巴境内停留期限延长至2015年底,并向阿难民提供了部分土地作为难民村,还允许部分难民进入公立学校和诊所等。与此同时,联合国难民署也在协助巴基斯坦开展近150万名阿富汗难民的自愿遣返工作。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阿富汗难民陆续进入巴基斯坦境内。巴基斯坦意识到过多的阿难民常年停留在巴,已经产生安保、就业、教育等一系列问题,目前仍未就是否在2015年后继续延长阿难民的停留期限做出决定。杜妮亚表示,想要在一年之内将150万难民遣返回阿富汗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联合国难民署目前仍在同巴基斯坦就延长难民停留期限这一问题进行磋商。

  杜妮亚指出,阿富汗国内历经多年战火摧残,无论是生产生活、就业、教育或医疗等各个方面,短时间内均无法接纳规模如此庞大的难民群体。阿富汗国内的安全形势仍然较为复杂,多地冲突不断。综合目前各种因素,将阿富汗难民就地妥善安置,等到阿国内局势稳定后,再将这些难民遣返回国是较为可行的做法。

  “没有谁愿意远离自己的家园,到其他地方以一个难民的身份生活。我们盼望着早日回到家乡。”这是记者在难民村采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话。战争使这些难民的家园支离破碎,冲突让这些难民与亲人彼此分离。希望和平的脚步早一点到来,让这些远离故土、寄居他国的难民早日回到朝思暮想的家园。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