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1月4日讯 1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参事时殷宏在“中国国际问题高级讲坛2015”上表示,随着中国的大国崛起之势,中国的外交应当认认真真地对待可能的风险、不利的条件和要注意的隐患。他呼吁,需要政治审慎、心态审慎和战略审慎——心态审慎才能有政治审慎,有了政治审慎和心态审慎才能有战略审慎。
时殷宏提出了七条建议:
第一,中国要坦率求实,取信于邻国。“我们要谨防直接或间接地扮演利他主义者和道德完美主义者,必须讲老实话。我们必须要承认,我们首先要中国的安全、繁荣和发展,而邻国的安全、繁荣和发展将大有利于我们的安全、繁荣、发展,甚至是我们安全、繁荣、发展的先决条件。别人觉得你从自己出发,然后对我们好,令人信服。反之,如果对方不相信你,怎么让他们打消疑虑、担忧和战略戒备呢?”
第二,国内建设和大国责任的平衡。必须深入认识别国充分参与创设(大创意)的必要性。我们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进行国际协商,将它真正做成国际集体事业。只有将别国对我们的猜疑尽量减少,中国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外部阻力。
第三,推进的速度不可太快,欲速则不达。“一定要分不同的阶段性深度,一定要对我们的知识限度、影响力限度和战略策略限度有清醒的认识,需要仔细地区分不同领域的具体形势,形成具体的战略设想。”
第四,切勿集中关注经贸、投资维度而轻视或忽视安全、外交、文化教育等维度。“在削减中国自身的知识缺陷、技能缺陷、经验缺陷的同时,也要削减相关邻国的知识缺陷、技能缺陷和经济缺陷。”
第五,应当高度重视如何表述愿景的问题。假如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项目搞好了或者阶段性完成,要强调公平的利益分配,甚至明显偏惠弱国、贫国的利益分配。
第六,应当有选择的欢迎沿途国家以外的国家和跨国公司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这有助于提高在资本、技术和经验意义上的效率,减抑战略性猜疑和战略性自满,而且符合沿途中小国家的愿望和利益。
第七,要依靠战略和政策的审慎、反思、调试和创新,争取经过一个历史时段,解决就我们周边关系而言的全局性问题,大大消减中国周边政策的内在紧张或相互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