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是近段时间国内外社会越炒越热的一个新概念。从字面看,这个新概念似乎不难理解。60多年前,美国对二战后的欧洲给予大量经济援助,快速欧洲复兴。美国则将其过剩的产能转化对外债务,从中获益。更为重要的是,借助马歇尔计划,美国成功地将欧洲纳入其与苏联对抗的冷战集团,并以输出美元的方式为日后“美元霸权”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和当时的美国一样,如今的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加之近些年中国政府推行“走出去”战略及“一带一路”新构想的提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借势而出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不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现实不是历史的简单复制,中国的新全球战略也不应被冠以某某计划的翻版。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时不同,势不同,则事亦不同”。
首先,在冷战背景下,“马歇尔计划”对世界政治格局带来的负面效应远远大于其给欧洲带来的经济收益,两极对立无疑阻碍了世界发展。而如今,在以“开放、包容、合作”为主题的国际环境下,中国“走出去”战略强调的是“分享发展”,“一带一路”更是以“互联互通”为核心理念。出发点不同,所产生的效果当然不同。
其次,美国当年对欧洲的“扶持”具有极强的排他性,“马歇尔计划”实际上是其与苏联对抗的工具。而对于中国来说,海外投资与项目合作不存在与与任何人的对抗,更不会有要“控制”谁的贪欲,因而在合作方式上体现出更广泛的包容性。即使中国的一些举动在某种程度上对美国的地区战略产生“抵消”作用,但两国共同树立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新兴大国关系的标杆却不会从根本上被撼动。此外,“命运共同体”、“亚太梦”等理念的提出,也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对“小我”与“大我”关系的深刻理解。
最后,中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更多采用的是市场化的投资操作,这与以援助为主的“马歇尔计划”有着本质不同。市场化操作的好处是双向的,对中国来说,过剩的产能得以消化,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得以加快;而对相关国家来说,基础设施完善固然重要,但以此为契机激发本国竞争优势、进一步参与到地区乃至全球经济活动中,才是接受中国投资的关键目标。由此来看,中国倡导的“互利共赢”,是“马歇尔计划”远远无法比拟的。(兰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