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网5日发表中国安邦集团研究总部撰写的题为《中国银行业全球化步伐为何太慢?》的文章。文章说,中国正在迎来资本输出的新时代。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73.6亿美元,同比下降1.4%;同期,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2个国家和地区的447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749.6亿美元,同比增长21.6%。依照这样的速度计算,中国对外投资极有可能在年内超过吸收外资,成为净对外投资国。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近日在国际金融论坛发言时也指出,历史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50美元时,一个国家的内外投资是平衡的,而后便是对外投资加大。目前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6000美元,预计今年是中国对外投资的转折点。中国的企业家越来越善于利用国内外市场的不平衡,寻找机遇和开发市场。
伴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步伐加快,中国银行业也需要随之进军海外,这既是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需要,也可以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提供更便利的金融服务和支持。姜建清也表示,中国的银行跨国经营应与本国经济共生共荣,与本国经济进程一致。多元化的跨国经营,有利于银行降低风险,防止本国经济风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起步较晚。2007年以后,中国的银行才开始开展跨国经营,目前仍面临很多困难。在姜建清看来,中国的银行走向国际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跨国经营不足,网点渗透不够,受到不同合规政策的影响。二是法律风险。三是文化融合存在多层次障碍。国外员工对于加班和等级制度有不同看法。四是要重视机制和体制的完善,如何形成规模经济至关重要。五是小语种人才培养不足。
安邦研究团队认为,中国银行业的全球化步伐太慢,不仅与中国经济的体量、中国对外投资的体量不相称,也与中国银行业的规模不相称。中国不缺乏大银行,五大行都是世界级的大银行,工商银行更是全球市值最大、客户存款第一和盈利最多的上市银行,被坊间戏称为“宇宙第一大行”。但在跨国经营方面,中国银行业无论是在规模、业务、效率,还是竞争力,与欧美国家的跨国银行有着巨大的差距。
举例来说,近年来中国政府为大力推动中国与中东欧的经济合作,发起设立了100亿美元的专项信贷额度,配备一定比例的优惠性质贷款,重点用于支持双方在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绿色经济等领域的合作项目。政府设立优惠贷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希望借此推动商业贷款,推动中国银行业走向中东欧。但国内的商业银行根本无法在当地扎根,到目前为止,中资银行在中东欧的商业贷款几乎没有。原因当然很多,但中国银行业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确是不争的事实。
在我们看来,中国的银行业“走出去”不行,不只是缺乏国际人才或缺乏产品设计等“技术性”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还是经营理念不行、业务创新能力不够,归根结底,是市场化程度不够。只要看许多商业银行在中国国内市场的经营情况,就能看到它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出现各种问题是顺理成章的。
中国国内银行业缺乏创新,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扭曲的金融市场“惯出来的”。在中国目前畸形的金融体系下,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垄断了大部分金融资源供给,处于一种垄断性的地位,凭借传统的银行业务(如息差业务)就可以获得大量利润,活得很滋润,自然没有足够的动力进行创新,提升效率。同时,由于国有银行占主导地位,在行政化的管理体制下,盈利性并非唯一经营目标,缺乏改革创新的迫切意识。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考虑国家政策的扶持,国际化做得比较好的国内银行,往往还是市场化程度高的中小银行,比如招商银行。
中国的银行业在国内市场的经营普遍缺乏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也自然不能指望它们在国际市场上就能进行创新。促进国内银行业的经营理念与时俱进,在市场之中实现改革创新,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缺乏足够的金融支持将是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一块短板,必须改革国内银行管理体制,促进金融市场竞争,加快商业银行市场化进程。
中国经济在全球化,中国的对外投资也增加迅速,但中国银行业的“走出去”还远远不够。国内银行业“走出去”不力,不是简单的技术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经营理念不行、创新能力不足,最根本的还是市场化程度不够。必须切实推动中国国内银行业加大金融创新,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