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改革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命题。世界各国改革进程的效率与得失,关乎制度比较和发展模式竞争
收入差距失衡问题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性挑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今年初公开表示,收入分配不公的不断扩大对世界经济构成威胁,在太多国家,增长带来的好处只被太少的人享有。拉加德的警告被各种研究报告不断强化。上个月,成员包括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合组织发布报告指出,18个成员国中,1%最富裕阶层收入占比已经从1981年的6.5%提高到2012年的9.7%。
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挑战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同样存在。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拉美地区的贫富差距正在扩大,其中最富有的20%人口平均收入是最贫穷20%人口的20倍,哥伦比亚、巴拉圭、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玻利瓦尔和危地马拉等国问题尤为严重。南非是世界上基尼系数最高的国家之一,南非国家计划委员会记录的该国基尼系数是0.69。
对不同经济体来说,导致收入差距加大问题的原因不尽相同。
在美国,新自由主义政策、政府功能发挥不足、金融自由化加剧了财富失衡现象。此外,体制性因素也在起作用,既得利益集团在相关政策制定过程中施加了巨大影响,提高联邦法定最低工资的法案迟迟未能在国会获得通过,即是一个例证。在西班牙等受欧债危机冲击较大的欧洲国家,失业率高企加快了收入差距拉大进程。在印度、巴西等国,除了就业岗位不足,整体教育水平偏低、公共服务滞后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收入分配失衡对投资、就业、消费、通胀产生直接影响,给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带来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贫富差距问题与世界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直接挂钩。世界经济论坛出版的一份报告将这一问题视为未来10年最可能出现的全球风险。
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也在削弱各国内部的凝聚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指出,不平等会削弱民众对政府的信心,损害工人的效率和总体经济,甚至会破坏人们对法治的信任。近年来一些国家的动荡表明,贫富差距拉大,中间收入阶层萎缩,往往引发街头政治、保护主义及排外情绪、反精英情绪。
尽管现实中不存在绝对的平衡,但要想获得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切蛋糕”“动奶酪”从来不是轻松的事。求得更加合理的平衡,一方面要对高收入阶层财富增长“限速”,另一方面要让广大中产阶层更多获益。降低“一减一加”的阻力和风险,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速尤为重要。显然,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命题,同时也是对各国政府社会动员能力、决策魄力和执行力度的考验。从某种意义上讲,世界各国在收入分配体系改革进程中的效率与得失,关乎制度比较和发展模式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