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期待选举带来变革契机

时间:2014-05-04 10:59   来源:人民日报

  伊拉克警方4月30日说,在当天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投票开始后,伊拉克东部和北部发生多起针对投票站的爆炸袭击和枪击事件,目前已造成至少10人死亡、22人受伤。图为伊拉克安全部队人员在巴格达一处投票站维持秩序。 新华社发

  4月30日上午7时,伊拉克开始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投票。这是伊拉克在美国撤军后举行的第一次议会选举。选举能否给伊拉克带来变革契机,引起伊拉克国内外广泛关注。

  安保措施大大加强,投票日仍发生多起爆炸

  在本次选举中,有来自277个政治实体的9032名候选人角逐议会328个席位,其中女性候选人2607人,占总参选人数的28.8%,创历届选举之最。伊拉克全国登记合法选民约2150万,他们将在近5万个投票点投票,投票将持续至当天下午6时,有10万名本地观察员和1450名国际观察员参与选举监督工作。

  为确保选举顺利进行,伊拉克当局近日加强了各地的安保措施,政府机关和学校等已从27日起放假5天,全国所有机场已于28日晚关闭,仅在首都巴格达就增设了数十个流动检查站,封锁了进出道路。为防止汽车炸弹袭击,伊拉克政府规定,机动车辆在29日22时以后禁止上路,直到30日选举结束。据伊拉克媒体报道,巴格达主要街道投票日鲜有行人,不少选民步行前往投票站后,还需经过层层安检才能获准投票。

  此前,为了让安全部队士兵和警察能够全力以赴投入安保工作,伊拉克当局已经安排100多万士兵、军警等安全人员于28日完成投票。

  尽管如此,4月30日投票开始后,伊拉克东部和北部仍发生了多起针对投票中心的爆炸和枪击事件,造成至少10人死亡、22人受伤。

  民众期待改变现状,不愿“越选越乱”

  11年前的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在美国的主导和推动下,伊拉克开始政治重建进程。

  2005年8月,伊拉克制定出永久宪法草案,并在10月举行的全民公决中获得通过。同年12月,伊举行战后首次正式议会选举。2006年5月伊战后首届民族团结政府成立,马利基出任总理。由于逊尼派的抵制,伊政府核心权力由什叶派和库尔德人瓜分。逊尼派对此十分不满。此外,伊国内什叶派、逊尼派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三大派别矛盾丛生。2010年3月,伊举行第二次国民议会选举。由于宗教、民族、政党纷争严重,各派别利益纠葛难以厘清,直到当年12月,以马利基为总理的多党联合政府才得以问世。

  伊拉克战争打破了该国原有的政治生态平衡,形成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三大力量鼎足之势,严重影响国家重建和经济发展。议会更是成为各派“角力场”,许多重要法规难以出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无法立项。近年来,尽管石油收入稳步增长,但由于政治割据、效率低下、贪污腐败和投资环境恶劣等原因,导致民生改善不大,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百废待兴状态。特别是安全形势仍未见好转,汽车炸弹爆炸和暴力冲突事件频发,恐怖袭击阴影挥之不去,加上叙利亚危机的外溢效应和“基地”组织、宗教极端势力的扩张渗透,使伊拉克更难实现稳定。

  尽管伊拉克选民在投票时面临袭击的风险,但他们仍对这次选举抱有期待。一些伊拉克人表示,暴力恐怖威胁并不能阻止他们去投票。一些伊拉克人认为,议会选举也许是改变现状的最好方式之一,或许有助于国家尽快走出困境,人民早些过上安稳日子。但如果议会选举仅是各派别一次“政治洗牌”和“利益重组”,找不到一条正确的治国道路,伊拉克仍将继续陷于内乱甚至会使国家走向分裂。

  埃及开罗大学政治系前主任哈桑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此次选举是伊拉克民主进程中的重要一步。现在,伊拉克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都面临危机,教派冲突、民族矛盾没有得到缓解,美国并没有给伊拉克带来真正的民主,反而将这个国家带入了混乱之中。”

  开罗美国大学政治系主任克莱门特·亨利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伊拉克乃至西亚北非地区的动荡其实是当地政治转型过程中的‘副产品’,单纯依靠‘民主’并不能解决这一地区所存在的问题,如果在‘政治制度化’尚未完成时进行民主改造,很可能使国家长期动荡。伊拉克、利比亚,甚至埃及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