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金融地位独特
一位知情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中国银行业在海外的发展非常艰难。而就在去年,中国在伦敦的四大银行——工农中建——联合向英国财政部递交了“措辞严厉”的抗议信,表示将把欧洲业务中心搬离伦敦,改投卢森堡。
卢森堡大使馆工作人员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中国几大银行在欧洲的总部都设在卢森堡,“中国银行业在英国的发展举步维艰,遭遇重重阻碍,而卢森堡则为中国提供了平等、公平、开放的环境,中国银行业利用卢森堡作为欧盟所在地等各种政策特点,打开欧洲市场,建立强有力的网络。”
除了“分行”这一重要变革,“批发业务”也是重大突破。西方银行业将银行业务分为零售银行业务和批发银行业务。批发银行业务的主要客户对象是大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一般涉及金额较大。
以中国银行为例,中国银行的英国子公司与伦敦分行并行运营,具体分工是,英国子行主要从事个人金融和公司金融业务,而伦敦分行主要从事批发业务。
当然,中国或许不会享受“专宠”。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朱宁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英国对中国的优惠政策将不仅局限于中国银行业,英国应该会对全球各国都开放,因为英国的重点不是中国的银行,而是人民币国际化。
伦敦最明显的优势有三,朱宁分析,法律体系成熟、监管依据清晰、财富量大因此风险分担性高。由于伦敦悠久的金融中心历史,伦敦拥有完备、严格的风险监管体系,也是避免双重征税最完善的金融中心;同时,伦敦不在欧元区,不需要欧盟繁琐甚至矛盾的多重监管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