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已有68年,日本军国主义的阴影却未在亚洲真正散去。
上周,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的战舰“出云”号正式下水,这艘“准航母”级的大型驱逐舰以在日俄战争和侵华战争中执行过任务的日本海军旧舰命名,意味深长。
7月底,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在演讲中称,日本应效仿二战前德国纳粹做法,在安静的环境中推动实现修宪。
此间研究日本问题的专家们警告,全世界应重视日本右翼保守势力抬头对二战后世界秩序的影响。
“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一天,不仅中国和遭受日本侵略的其他亚洲国家,每一个深受法西斯主义危害的国家,都应该记住历史,反复回忆,督促日本做出反省,这对亚洲和世界的和平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外交研究室主任吕耀东说。
从参拜靖国神社,决定修改防卫计划大纲,试图降低修宪门槛,到美化纳粹德国修宪手法,日本政客频频做出令亚洲邻国倍感不安和警惕的右倾言行。
其中,安倍晋三内阁企图修改和平宪法使日本成为所谓“正常国家”的举动饱受争议。
吕耀东认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倒台与和平宪法的确立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也是日本作为战败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根本目的是防止军国主义的复辟。
“恢复所谓‘正常国家’地位就是使日本重新成为政治和军事大国,这正体现了日本右翼势力不愿意接受战败国地位,并未真正认识到日本的战争责任,没有真正接受惩罚。”他说。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杨伯江认为,历史问题不仅仅是过去的事,也是一面镜子,让大家看清现实和未来,看清日本领导人要把这个国家带向何方。
“日本政府如果不能对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真诚悔罪,如何能取信于当年深受其害的亚洲邻国。没有真正的互信,亚洲的地区和解就不能实现。”他说。
日本当局近年来的右倾言行正在亚太地区制造不安定因素,而非增进地区的稳定和平。
作为二战主要受害国之一,中国政府不断要求日方认真反省历史,恪守在历史问题上做出的承诺,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遗憾的是,这些呼吁并未得到日本当局的认真回应。相反,两国关系在去年极端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挑起钓鱼岛“购岛”风波后急速恶化,安倍内阁的“历史修正主义”更是火上浇油,使双边关系降至邦交正常化以来的谷底。
显然,当前中日关系僵局的责任全在日方。
“安倍内阁的国际公关策略很有欺骗性。一方面,为应付国内外要求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压力,他表现出与中国对话的姿态;另一方面,始终回避领土问题等实质性的话题。”杨伯江说,“钓鱼岛问题是当下中日关系最为重要的问题,如果不涉及这个问题,甚至连问题存在本身都不愿承认,两国怎么可能实现实质性的对话?”
随着中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迅速发展,中日关系正进入敏感复杂的“调适期”。两国如何给对方找到准确适当的战略定位,事关亚太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日本是经济强国,而中国正在迎头赶上,我们可以把这个时期形容为‘错肩时刻’,很多矛盾问题会在此时出现。”杨伯江说,“两国应该建立适当反映力量对比的合作关系。”
世界已是地球村,坚持对话和合作才能维护持久的和平。(记者 傅双琪、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