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肉风波”后,欧洲消费者购买肉类食品更加谨慎。图为在法国巴黎的一家超市中,顾客正在仔细鉴别肉食。本报记者 崔 悦摄
牛肉食品里出现马肉、猪肉、驴肉,普通鸡蛋冒充有机鸡蛋,欧洲食品造假丑闻持续几个月了。问题出在哪里?欧洲的食品安全标准和著名的“可追溯规则”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本报记者走进欧洲各国的养殖场、店铺餐厅、检测和监管机构,探究欧洲食品产业链上生产、供销、检测监管等环节的真相与反思。欧盟曾宣布将在4月15日公布调查结果,人们拭目以待。
生产环节——造假乃“行业潜规则”
不久前,德国曝出鸡蛋造假事件,商家将传统方式生产的鸡蛋,贴上“散养”或者“绿色”标签欺诈消费者。这一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在哪个环节出了漏洞?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走进德国涉案农场最多的下萨克森州的一家养鸡场。
迪尔克·巴尔特斯的农场位于下萨克森州首府汉诺威市郊的毕尔姆村,距离市中心约18公里。巴尔特斯祖辈经营农庄,现饲养了约6000只产蛋鸡,属于传统养殖方式,即在一定空间的鸡舍内,规定数目的鸡可以自由活动。进入鸡舍,记者看到鸡舍里照明模仿日出到日落的过程,由电脑自动控制,一天照14个小时。通风、喂食、捡蛋等工作都实现了自动化。
而散养鸡场除了鸡舍以外,还需要对应鸡的数量按比例提供活动空地。如果饲养方法以及饲料都符合绿色有机标准,那么这些散养鸡蛋将获得绿色有机认证。
巴尔特斯告诉记者,养鸡场主除了出售自己生产的鸡蛋以外,还会从中间商那里购买一部分鸡蛋。这是因为养鸡场与自己客户的供求关系不一定总能平衡,有时需要中间商来调配。这种做法本身并不违法,且所有鸡蛋来龙去脉都清晰可查。巴尔特斯曾经被萨克森州的农业部门叫去,在电脑里输入他养了多少只鸡,一共购买了多少饲料,电脑就会自动算出他的养鸡场产出了多少鸡蛋。如果他卖出的鸡蛋与该数目差别较大,就需要接受更严格的调查。当然,从中间商那里购买了多少鸡蛋,也需要在养鸡场的账目中清楚地体现出来,而这些账目都要保存10年。
但是,一些养鸡场主通过虚报养鸡数目的做法,可以卖出更多鸡蛋而不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这次造假事件被曝光,也是因为一次偶然的司法纠纷。据巴尔特斯介绍,一位有机养鸡场业主在司法纠纷中被发现所申报的养鸡数目要高于养鸡场内的实际存有量。业主却对法官表示,“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原来,业主虚报养鸡数量后,再从中间商那里买进普通鸡蛋,将其贴上“散养”或者“有机”标签,高价出售。其实这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由于业主虚报了养鸡数目,即使卖出的鸡蛋更多,监管部门也不容易发现问题。而中间差价吸引很多养鸡场业主铤而走险。“一枚普通鸡蛋出场价格在20欧分左右,而散养鸡蛋则至少40欧分,价格翻一番。”巴尔特斯说。
德国检查部门发现约有200多家养鸡场涉嫌造假。巴尔特斯的养鸡场由于本来就是传统饲养,因此不存在假冒有机鸡蛋情况。但在这次清查中,他的养鸡场也被查出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养鸡的数目略微超出了规定的数量。但总体而言,巴尔特斯养鸡场受这次“假鸡蛋”风波影响不大,他的“巴尔特斯鸡蛋”品牌在周边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客户也都很信任他。
受这次事件影响最大的是有机鸡蛋企业。调查还在进行中,一旦结果公布,涉案的企业很可能面临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