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因食品安全不过关而导致食物中毒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根据印度医疗研究委员会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印度约有51%的抽查食品受到农药污染,其中20%的食品有害残留物含量严重超标。频现报端的食品安全事件将矛头指向食品安全立法的缺位。2006年,印度政府首次颁布《食品安全与标准法》,解决该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突出矛盾。
上述法规的颁布标志着印度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此前,印度没有统一的食品安全法规,原有的法律法规多由相关管理部门制定并按照部门职能执行。印度先后颁布有14部涉及食品安全的法规。这些法规包括农业部的《牛奶与奶制品管理条例》、《肉制品条例》、健康与家庭福利部的《防止食品掺假法》、商业部的《出口质量控制与检查法》等。但多数规定都是非强制性的,不具备法律效力,因此难以落到实处。
但随着2006年《食品安全与标准法》的生效,印度1954年《防止食品掺假法》等8部法律同时废止,并对1992年《婴儿奶粉替代品、奶瓶和婴儿食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修订。与此同时,印度政府还成立了食品安全和标准局,负责制定科学的食品标准,并对食品生产、储存、配送、销售和食品进口等环节进行规范监管,以及处理其他与食品相关的突发事件等。
今年8月5日,新版的《食品安全与标准法》正式开始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印度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新法案涵盖了加工、未加工、转基因食品,同时还有婴儿食品、包装饮用水、酒精饮料、口香糖等几乎所有食品类别。
为加大执法力度,印度政府还增加了用于测试食品的地方实验室数量,并且任命了更多的食品安全官员来检查食品质量和卫生状况,而不仅仅只是监督掺假问题。新法案还要求食品监管部门要在确保食品销售者的产品安全卫生后才向其发放营业执照,而那些被评定为不卫生或不健康的食品将面临罚款。
新法强调从源头上加强监管,即要求农民践行良好的农业操作规范,以防止食品加工厂的原料遭受污染,同时也要求食品加工厂以及供应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遵守食品在加工、贮藏、供应、采购过程中的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