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奥巴马第二期时政纲领——绵里藏针

时间:2013-01-23 13:31   来源:国际金融报

  ● 希望未来4年能在内政方面有所建树

  ● 大肆抨击共和党,把宝押在支持者身上

  ● 外交政策未作过多阐述,却句句有“内涵”

  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20日完成就职法定程序并宣誓就职第57任美国总统后,于当地时间1月21日中午12时在国会山发表就职演说,阐明第二任期执政纲领。在就职演说中,奥巴马不忘列出自己过去4年取得的成就,希望未来4年能在内政方面有所建树,如控枪、气候变化、移民改革和推进医改等方面。

  聚焦五大话题

  “随着时间的改变,我们必须学会用新措施迎接新挑战,我们的个人自由是建立在一系列行动之上的。”奥巴马呼吁美国民众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珍惜现有的一切。

  在施政层面,奥巴马延续了他在竞选期间的调子。他重申将用新观点与新技术改革政府、税制和教育,但降低医疗成本和削减联邦赤字只能通过平衡方式进行,以实现经济公平、扶助中产阶级和加强社会保障。

  而当奥巴马将“同性恋”这一敏感话题带入演讲时,现场欢呼声不断。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在就职演讲中认可同性婚姻的总统,奥巴马表示,“同性恋兄弟姐妹应在法律的框架内得到平等的对待”,而且如果人人真正生而平等,那么“彼此许下的爱也必须平等”。

  移民改革是奥巴马着重强调的一点。奥巴马称,虽然移民改革挑战巨大,但只要很多人仍把美国视为“希望的乐土”,美国会找到更好的方法容纳勤奋上进的移民,并帮助他们找到工作,而不是简单地把他们驱逐出境。

  枪支管控也是奥巴马此次任期逃不掉的话题。奥巴马称,“国家必须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如果他们无法永远远离伤害,我们的控枪使命就不会结束”。然而,国会共和党和民主党内的一些议员都非常反对奥巴马近期宣布的控枪新计划。如要完全通过控枪案,阻力非常大。

  虽然在竞选过程中没有过多地提及气候变化和新能源改革计划,但是奥巴马在就职演讲中指出,“我们将对气候变化的威胁作出反应,如果还不采取行动来减少野火、干旱、风暴带来的致命威胁,美国最终会辜负自己的子孙后代。”奥巴马也承认,“在化石燃料还左右工业生产的时代,可持续能源计划的推行的确存在很多困难。但美国不能因此抵制变革,我们必须成为新能源计划的领导者。”

  避谈两党合作

  在第一任期内,美国国会两党关系僵化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尤其在债务上限、开支削减等问题上不断擦枪走火。尽管外界认为,在奥巴马的第二个任期中,搞好与共和党的关系是重中之重,但在就职演说中,奥巴马却并未伸出橄榄枝,相反,他还对共和党进行了抨击。奥巴马说,“同胞们,今天我在你们面前诵读的誓词以及本届内阁成员诵读的誓词,都是与上帝和国家,而不是与政党和派别缔结的誓约。”不仅如此,奥巴马在演讲中至少10次抨击保守派观点,其中包括对气候变化的否认、对社会保障的攻击、对新能源投入的质疑和对战争政策的支持。

  多方信息显示,奥巴马有意延续在竞选期间通过推动《美国就业法案》发动民众、构建支持者联盟的做法,通过鼓励支持者参与政策过程,对国会共和党人持续施压,尽可能迫使对方让步。分析人士认为,这种做法有风险,因为共和党仍控制着国会众议院,还可以通过阻挠议事等手段在参议院与民主党对抗。奥巴马若完全无视他们的诉求,既不明智也不现实。

  对于奥巴马的就职典礼,共和党人也以实际行动表示了不待见。1月21日,住在华盛顿的共和党人纷纷选择出城。一名共和党人说,“对于奥巴马和支持他的人来说,今天是值得庆祝的好日子。但对于我们这些不支持奥巴马的人来说,则有更好的地方可去。”

  简述外交政策

  此前,有历史学家分析,历任美国总统若想流芳百世,往往会以外交政策为施政焦点,然而,让外界出乎意料的是,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仅用了一段话对未来4年的外交政策进行了概括。

  首先,奥巴马称,“在与其他国家出现不同意见时,我们应该拿出勇气去和平解决问题。这样做不是因为我们在危险面前显得很天真,更不是因为我们害怕投入太多而陷入更持久的怀疑和恐惧当中。”《华盛顿邮报》评论称,这一观点是对美国外交政策最实质性的表示,明确阐述了美国在伊朗问题上的立场。

  其次,“美国将继续在全球每个角落建立强大的联盟,我们会继续更新以往的盟友并争取扩大美国在海外管理危机的能力。如此下去,相信没有一个国家能超越美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时拥有的举足轻重的分量”。媒体分析称,奥巴马的这一观点意在强调,美国会着力推进“重回亚洲战略”,遏制中国崛起。

  最后,奥巴马直言,“美国将支持全球各地的民主运动,不管是亚洲、非洲或中东地区。”美国媒体评论说,过去4年的经历与当前不同的国际环境让奥巴马意识到美国影响力的局限性,从而将注意力转向国内。这种做法参照了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在第二任期的对外政策,即通过重整美国国内经济与社会,积蓄力量,重建其在世界上的影响与形象。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