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恶语中伤成美国选战常态

时间:2012-11-07 09:45   来源:新华网

  【德国《每日镜报》网站11月3日文章】题:恶语中伤在美国选战中实属常态(作者马尔特·莱明)

  问题一:假设您是美国总统,而且想连任,但您的政绩并非无可指摘。国家债务已累积至16万亿美元,而在您上台时只有10.6万亿美元。经济增长微弱,失业率居高不下,财政收入下降,贫困率上升。您会怎么做?

  问题二:假设您是挑战者,而且想掌权,但您受欢迎的程度并未遥遥领先。您当对冲基金经理时挣了大钱,人显得冷漠呆板,属于一个受到许多人怀疑的宗教团体。您会怎么做?

  抨击对手越狠越好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相同的——抨击对手,越狠越好。既然自己乏善可陈,就必须主动出击。因此,2012年美国选战的突出特点就是恶语中伤。诽谤性言论通过信件分发,靠电台散布,在电视上不间断地播出。所需的巨额资金则由可以不受限制募捐的组织(“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提供。借助其援助,“诋毁人格”变成了最重要的政治宣传工具。

  大约自今夏以来,关键问题便不再是谁能以最佳纲领吸引选民,而是谁能把对手的形象搞得更为负面。这种策略奏效了。7月底,已经有约三分之一的美国人有“非常负面”的印象——既对贝拉克·奥巴马,也对米特·罗姆尼。奥巴马发出的信息是:由我领导虽然并不是一切都好,但由罗姆尼领导一切会变得更糟。罗姆尼发出的信息是:不可能比由奥巴马领导还糟了。

  说对手坏话的竞选广告——诽谤中伤——并不新鲜。最富传奇色彩的是1800年的那场对决。挑战者托马斯·杰弗逊诽谤约翰·亚当斯总统,说他是“令人作呕的书果子,可憎的伪君子,暗地里有着阴阳人的性格,既没有男人的力量和坚强,也没有女人的温和与敏感”。亚当斯忠实的支持者也毫不逊色地无情回击,说杰弗逊是个“卑鄙、未开化的家伙,是有一半印第安血统的母亲的儿子,是来自弗吉尼亚的黑白混血的父亲的种”。

  林登·B·约翰逊总统在1964年战胜了来自亚利桑那州的挑战者参议员巴里·戈德华特。当时他给民主党人的建议是:“说他与畜生胡搞,然后再让他去否认。”

  政党恶斗选民遭殃

  奥巴马正在毁掉美国,削弱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自由之敌面前卑躬屈膝:右派如是说。罗姆尼是资本的傀儡,铁石心肠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他将带领国家陷入其他战争:左派如是说。罗姆尼阵营在宣传中展现怀抱婴儿的绝望年轻母亲的形象,宣称她们因为奥巴马的政策没法养家糊口。奥巴马阵营则指责罗姆尼在执掌贝恩投资公司时曾令一名付不起医疗保险的妇女死于癌症。

  选民厌恶这种相互诽谤。但他们恰恰是许多项研究的牺牲品。这些研究表明,讲对手的坏话比说自己的好话能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此外,这么做还可以动员自己的基础选民。因为投票率向来较低,所以动员支持自己的基础选民’是比说服举棋不定的中间选民更重要的制胜因素。而且推特和脸谱这类新型社交媒体也优先传播下流话和谣言。

  但这一切正在造成恶果。奥巴马4年前就任总统时曾许诺,要用新的、超党派的声音来跨越固有的意识形态鸿沟。寻求共识,架设桥梁,开展建设性争论,和解:他的这些承诺当初打动了许多中间选民。而今,《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总结说,奥巴马即便连任,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抹黑对手的负面宣传也会让他不再拥有在政治上大干一番的“授权”。

  而罗姆尼若当选总统,当然也不会令美国的两极分化得以缓和。因此,本已令美国政治陷入瘫痪的国会中的阵营化趋势在大选后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强。人民渴望和睦。却最容易被煽动纷争的言论动员,这最终导致国会议员们争执不休。真是个怪圈。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