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应在利益交融中增进互信

时间:2012-09-19 10:08   来源:人民网

  第十五届中欧领导人会晤召开在即,在国际格局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经济艰难复苏的大背景下,中国与欧盟作为利益密切相关的世界两大力量,如何通过彼此之间最高级别的会晤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向世界传递信心,舆论聚焦,世人关注。

  的确,今天的中欧关系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已毋庸置疑,犹如一棵参天大树,根植于双方广泛的共同利益之中,并结出硕果累累。欧盟已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进口来源地和技术引进来源地,而中国则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及出口市场,中欧合作互利共赢,已成共识。

  欧债危机进一步检验着中欧关系的牢固程度。在各主要经济体自顾不暇之际,中国没有隔岸观火,而是以官方表态和实际行动对欧盟进行了坚定支持,甚至远远超出了欧盟的某些“传统盟友”,这对欧盟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关键时刻,中国向世界表明了对欧洲发展的信心,显示出大国的实力与担当,也生动诠释着她一直以来倡导的“互利共赢”理念,欧盟对此应该有深刻体会。就像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说的,“欧中战略伙伴关系对欧洲而言不是战略选择而是战略必需”。

  在中欧关系历经考验,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双方关系却也不时受到一些杂音干扰。受欧债危机影响,欧盟在对外贸易中保护主义倾向上升,对中国光伏、电信产业展开反倾销调查,以种种名义制造贸易摩擦;同时,欧盟对华军售解禁和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久拖不决,制约着双方战略互信和务实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在与中国长期以来打交道的过程中,欧洲人需要对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有更直观真切的了解。一个在和平发展中崛起、市场和资源广阔丰厚的中国,只能是欧盟前进道路上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同样,欧盟也应该以更加平和的心态看待中国的崛起,中国的成就是全体中国人民勤勤恳恳干出来的,她没有走过任何捷径,没有躺在任何人身上坐享其成。她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中欧关系也有理由在这一基础上走得更远。

  比利时首相迪吕波说过,“未来5到10年‘欧洲模式’能否持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盟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的合作。”在世界经济低迷的关键时刻,需要的是同舟共济,增进信任,携手应对挑战,而维持互信“藩篱”,推行保护主义只是短视之举,损人而不利己。会晤的大幕即将拉开,进一步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造福双方人民面临新的契机。在回顾中欧关系取得的历史性进步时,我们更有理由期待双方早日就解决一些 “互信障碍”达成共识。我们希望欧盟早做决断,以实际行动回应中方的真诚与善意。(卓宇 国际问题观察员)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