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赴布鲁塞尔出席第十五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并对比利时进行他任内的第三次访问。
比利时作为“欧洲首都”,在中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比利时国家虽不大,却位居欧洲创新能力5强之列,拥有多项改变人类生活的新技术和新发明,五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更少有人知道正是比利时人30年前把杨森、贝尔这样的大型国际高科技企业引入中国,比利时因此成为第一个对华转让高新技术的西方国家。中比迄今共开展了涉及农业、能源、地质、环保、生物、信息、纳米科技等领域近400个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决定着中国的未来,也决定着世界的未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今时代每个国家都必须做好的功课,实现这一目标既要“苦练内功”,又要“广结善缘”,“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
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引进先进技术是我们充分利用“后发优势”,迎头赶上世界先进生产水平的必由之路。而以“神舟”飞天和“蛟龙”探海为标志,中国科技水平的飞速提升也必然极大地激发着中国企业投资海外高新技术领域的热情。
面对主权债务危机,欧洲是以开放包容的胸怀、灵活务实的态度抓住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共同做大合作蛋糕,使双方受益,还是保守残缺、打压遏制导致两败俱伤,是一道看似简单却又容易做错的选择题。
比利时曾用实际行动为他的欧洲盟友树立了榜样。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当中比高科技企业因为竞争出现矛盾摩擦时,务实的比利时人通常会首选协商、妥协、包容和开放。2010年,比利时电信企业OPTION就曾本着这种精神,果断与中国华为公司握手言和,化干戈为玉帛,开创了双方互利双赢的新前景。在当前欧盟对中国太阳能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中欧经贸关系出现严重不和谐声音的时刻,中比科技合作的成功经验值得许多欧洲同行深刻反省。
正是由于双方合作敢为人先、成果丰硕的优良传统,科技合作在温家宝总理此前两次访比时,都是两国领导人重点谈及的议题。相信此次应该也不例外。实际上,中比未来在高科技领域确实有很多事可以一起做。例如,双方已决定共同在华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园,正在探讨建立中比微电子合作创新平台和开展电子垃圾处理技术合作。据悉,中关村管委会也正在积极筹备在比利时设立联络处。说不定哪一天我们会在布鲁塞尔看到中国的“百脑汇”或“神州数码”。
我们有理由相信,日益蓬勃发展的中比科技合作必将为中比、中欧经济共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双方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