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落下帷幕。华语影片仅有王兵执导的《三姊妹》获得“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奖。威尼斯留下的大片空白,给予了华语电影思考空间。
过去20多年,从《悲情城市》、《大红灯笼高高挂》到《桃姐》和《人山人海》,华语电影曾在威尼斯斩获多座金狮和银狮,更重要的是,华语电影人借此登上了驶往世界电影舞台中心的快船。
今年的水城,华语影片不再享受去年勇夺“最佳导演”和“最佳女演员”两项大奖的风光无限,让人大跌眼镜地未能入围主竞赛单元。反差如此巨大,不少人将华语电影的失势与电影节人事调整联系起来。今年,曾经见证华语影片水城辉煌的马可·穆勒卸任电影节组委会主席,阿尔贝托·巴尔贝拉接棒。对此,巴尔贝拉在多个场合进行了解释。他说,自己给电影节设定了“瘦身大计”,因而主竞赛单元入围影片数量整体缩水,但中国影片未能入围只是巧合,他仍然关注华语影片。
话虽如此,不可否认的是,华语影片没有入围主竞赛单元,除了部分影片制片方在宣传、参赛安排上有自己的考量,整体上华语影片达到电影节选片标准的并不多,这才是巴尔贝拉所说“偶然”之外的必然。而这一现象背后,则折射了华语电影在市场与艺术责任之间的困境。
根据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7月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高达约80亿元人民币,但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仅占三分之一。如何吸引华语观众眼球,无疑是华语电影面临的重要商业课题,但电影艺术的健康发展,绝不仅仅是追求票房那么简单。
本届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入选影片《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一片导演李睿珺、监制苏童,以及中国香港演员梁家辉在威尼斯接受记者采访时都指出,盲目地迎合市场口味,拍摄商业大片,不利于中国电影健康发展。电影在娱乐大众时,还应担负更多责任,例如成为推介国家文化的产品。在“生于艺术,死于商业”的时代里,创造包容氛围,给专注艺术创作的电影人更多鼓励,华语影片才不至于在以“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的威尼斯再次遭遇滑铁卢。
值得欣慰的是,在鼓励创新性、实验精神的“地平线单元”,本届仍然有3部小成本制作的华语电影亮相,除了《三姊妹》和《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还有蔡明亮执导的短片《金刚经》。这些影片均在艺术上有所创新和坚持,例如蔡明亮让观众在“缓慢行进”中反思快节奏生活下的迷失,李睿珺继续用非职业演员的拍摄方式试图回归电影本真。如何让这样的艺术影片有生存和发展空间,如何让更多年轻电影人享受这样的空间,本届威尼斯电影节其实也给华语电影圈留下了启发。
为了扶持电影新锐和小成本电影,今年威尼斯电影节新设立了威尼斯双年展电影学院,将向全世界招募导演和制片人团队,给予每个团队15万欧元资金支持,在今年年底之内完成一部电影的策划、拍摄、营销、发行等活动,其中3部达到长片标准的电影将在明年威尼斯电影节上展映。这也许并不是一种首创性的艺术产业培育模式,但就华语电影而言,可曾踏踏实实地实践?(记者 惠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