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千万别搞一锤子买卖

时间:2012-08-07 11:19   来源:环球时报

  赞比亚中资的科兰煤矿8月4日爆发骚乱,造成中国员工一死多伤。2010年10月,也是在这家煤矿,曾发生过中方管理人员开枪打伤若干名示威矿工的事件。虽然赞方已将4日的骚乱定性为刑事案件并逮捕12名嫌犯,但正如赞比亚劳工部长沙曼达所说,“不明白为什么科兰煤矿的中国投资者与工人之间总是关系紧张”。科兰煤矿发生的事应该为所有在非洲投资的企业敲响警钟。

  目前我们在非洲注册的企业已达2000多家,应该说这其中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在非洲都是奉公守法,而且是赢利的,为当地创造就业、增加税收、改善民生作出了很大贡献,不然他们早就待不下去了。

  但是近年来中国企业在非洲频发劳资纠纷,并非偶然。过去我们在非洲长期是政府与政府打交道,行为主体是政府。现在民间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非洲,反对党、非政府组织和工会也更加活跃。我们一些企业对此还很不适应。我们企业在进入非洲时,往往过于强调与政府官员搞好关系,而不重视同社会、同员工搞关系,甚至还是抱着“端我的碗,就得受我的管”的老观念。一些企业管理人员一下班在一起打扑克,好几年都不会说当地语言,与当地员工思想沟通不畅,这也是容易导致误会、矛盾和冲突的原因。此外,我们不少公司对当地的法律法规了解不深,对文化、民俗、宗教的差异在意不够,比如,企业要求员工加班,认为付加班费就可以了,而非洲员工认为加班不人道,对中国企业管理严格、劳动强度大、工作节奏快,也很不适应。

  毋庸讳言,我们走出去的企业也参差不齐,有些公司在非洲有不规范行为。少数企业急功近利,土法上马,安全措施不到位,对员工福利重视不够,给中国企业和国家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我们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出现的问题,努力解决,决不“护短”。

  另一方面,非洲老百姓对中国的期待也更高了。他们认为中国现在“发达”,GDP总量已经世界第二,还开始援助欧洲,于是希望中国给非洲更多的援助,如果做得不够,他们就会认为“中国不像过去那样无私了”。因此,中国在非企业应该使他们明白,没有一个企业不以营利为目的,互利合作才是最合理和最具生命力的。

  其实中资企业在非洲也有很多成功案例,比如华为、中兴等,在非洲受到欢迎,它们在努力融入当地社会,并重点启用当地人担任管理工作,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实际上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与欧洲的投资比起来更具独特优势,因为我们不带政治条件、平等互利。希望在非洲的中国企业都能更多地回馈当地社会,融入当地的社会,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别搞一锤子买卖。从政府层面上说,需要推动在非洲的中国公司进行理念的转变、方式的更新和行为的规范。毕竟,发生问题是局部的,但造成的不良影响却是全局的。(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兼非洲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