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丑闻”曝出来的不仅是新闻伦理失范

时间:2011-08-04 13:48   来源:人民网

  谁都想不到,记者尼克·戴维斯在英国《卫报》上的爆料如同一枚重磅炸弹,让屡有独家猛料、本身就是传播媒介的《世界新闻报》全球瞩目。窃听丑闻“葬送”了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老牌小报,《世界新闻报》正用它的倒闭为世界媒体提供了反面教材。

  事实上,《世界新闻报》的垮掉不是偶然的,只是时间问题。《世界新闻报》采取窃听方式获取新闻,不是近年来才有的事情,他们的“皇室记者”乃至副总编辑都曾因涉案窃听而被捕。对商业利益的癫狂追逐、不择手段获取猛料的劣迹斑斑,最终导致物极必反。而令我们匪夷所思的是,有消息称,非法窃听等手段的应用并非《世界新闻报》一家独有,英国很多媒体都雇佣了私家侦探,通过暗中窃听电话、获取爆炸性信息。

  一直以来,某些西方媒体总把“尊重人权”、“保护隐私”挂在嘴边,这些口号诚然光荣而神圣。但是,从“窃听丑闻”中,我们看到了世界传媒大亨们何等的姿态与身手?他们是如何捍卫新闻伦理、尊重个人隐私的?窃听丑闻的败露,不仅冲破了社会公认的道德底线,更是侵犯了基本人权。这种与西方媒体新闻观自相矛盾的行径,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愤怒和谴责,而是更多的恐惧与疑虑。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媒体如何保持格调?这是透过窃听丑闻引发的媒体新闻伦理、社会责任的基本思考。然而,这一场窃听风暴已不单单只是某些媒体职业操守的问题,有越来越多政界、警界人士卷了进来,“媒体绑架民意、民意胁迫政客、政客勾结媒体”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凸显。

  有外媒报道说,从1968年收购《世界新闻报》开始,默多克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控制了英国传媒。默多克不仅仅控制着英国的媒体,他还主宰着这个国家的公共生活。包括首相在内的英国政治家都对默多克敬畏有加,如英国《每日快报》政治评论员彼德?奥波恩评价说,“过去20多年,摆在每个英国政治家眼前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学会同默多克打交道,搞好关系”。正是基于这样的威力,尽管《世界新闻报》窃听案数年前已经披露,却得到了很多政客的保护。上次选举之前,布莱尔让布朗试图说服工党议员汤姆?沃森不要把《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事件闹大。正是基于这样的威力,《世界新闻报》前主编库尔森能以其强大的媒体资源和人脉资源,在保守党的选举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卡梅伦赢得了大选。

  为扩大影响,巩固地位,政界人物拉拢甚至取悦媒体;为获取舆论支持,相关部门对媒体的不当之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政客的勾结与纵容,无疑让窃听丑闻曝出了政治交易下新闻监管的乏力。英国首相卡梅伦认为,媒体的自我监管已经失效,需要设立一个独立于媒体和政府的新机构负责监督媒体遵守行业标准。而看看《世界新闻报》与政客间千丝万缕的利害关系,卡梅伦的见解又有多高明呢?

  随着对《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的深入调查,警方发现遭到窃听的人数越来越多,受害者可能达4000人。如此触目惊心的窃听规模并非一朝一夕,《世界新闻报》固然为自己的丑闻埋单关闭了,但其向我们呈现的西方媒体精心包装的丑陋身体仍挥之不去,其给新闻价值观、新闻管理等问题带来的深入思考也成了抹不掉的历史。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