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存放汽车的大众集团汽车塔。(人民日报记者 皮树义摄)
应德国博世基金会的邀请,人民日报社代表团日前赴德国进行了访问。交流与合作是这次德国之行的主题词。
多一些沟通就少一些误解
代表团访德期间,正值第二届中德媒体论坛在柏林举办。20位中德主流媒体负责人聚首,围绕论坛主题“中欧关系的未来”进行了坦诚交流,在倾听和辩驳中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理解。
在随后拜访德国联邦新闻局和德国外交部有关部门时,代表团与德国朋友谈得最多的,也是中德媒体之间的沟通。德国联邦新闻局副局长、联邦政府副发言人施特格曼斯坦率地说,一些德国人对中国的认识早已过时,还停留在只知道长城和四大发明的阶段,如今中国已成为和德国一样、甚至某些方面超过德国的工业大国。德国民众认识、了解中国的愿望日益上升。中国和德国有很多共同点,也有很多不同点,但很多方面都可以相互学习。德国外交部文化交流专员克雷夫特认为,现在的中德关系是两国建交以来最好的时期。两国在政治、经贸、文化等方面联系日益紧密。在这样的背景下,多一些沟通就少一些误解,中德媒体需要全面介绍对方国家,在增进中德交流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文化、科教和媒体合作是增进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相互理解和信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德两国在上述领域的合作成果丰硕。据中国驻德国大使吴红波介绍,目前在德国设有中国文化中心和11所孔子学院、3所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已不仅仅是一所汉语教学学校,而且逐渐成为推广中国文化的名片和窗口。德国民众学习汉语的热情不断高涨。据统计,学习中文的德国人已超过3万。中国政府计划在3年内邀请600名德国中学生赴华参加夏令营,并为德国师生提供200个赴华进修汉语的奖学金名额。到2012年中德建交40周年时,还将在德国举行“中国文化年”活动,全面推介中国和中国文化。
携手迈向共赢的未来
在中国,一提起“德国制造”,人们马上会联想到“质量可靠”、“技术先进”、“经久耐用”等词汇;而提起桑塔纳、捷达、高尔夫、宝来、帕萨特等大众汽车品牌,中国人更是耳熟能详。访问期间,代表团应邀到大众汽车集团总部参观。
绿草茵茵,鲜花盛开,优美的环境让人很难想到排放尾气的汽车。坐落在德国下萨克森州沃尔夫斯堡市(又称狼堡)的大众汽车集团总部,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汽车爱好者来此购车和旅游。据陪同参观车间的汉尼卡先生介绍,狼堡汽车工厂每天约生产3600辆轿车,平均每24秒钟就有一辆新车下线。代表团参观时,正赶上工人午休,偌大的车间里几乎看不见几个工人在操作,但是高度自动化生产线、高科技机器人、遍布各环节的智能监测系统以及科学严谨的生产管理流程,使得一切都显得那么从容有序。
大众汽车城是一组集客户服务中心、汽车博物馆和大众系列品牌汽车展览馆等为一体的综合建筑群。在极富未来概念的现代化展厅里,大众通过现代化的电子技术和抽象的建筑艺术传播着汽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展示着大众汽车文化。汽车城里有一座让人过目不忘的标志性建筑——玻璃双塔。两栋40多米高的圆柱体提车大厦,四周全由玻璃幕墙组成,每栋可存400 辆新车。许多德国人带上一家老小,千里跋涉到玻璃双塔提车,游览完汽车城后,再开车回家。汽车城有专门的儿童游乐区,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学习驾驶电动车,各种信号灯和标志让他们从小就培养起交通安全意识。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国际伙伴,20多年来,大众成功地抓住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机遇,在中国这块具有潜力的市场上创造了可观的业绩。负责集团全球生产的执行副总裁麦恺德博士告诉我们,今年第一季度,大众汽车销量在中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市场占有率相比2010年增长了2%。正是源自对中国市场良好发展的坚定信心,大众汽车集团决定,从2011年到2015年,在中国投资106亿欧元扩建生产设施和开发新产品,将创造约35000个就业机会。麦恺德说,“中国市场是德国企业界在全球的增长亮点,德国技术与中国市场结合必将为双方带来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