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设计的下水道为何淹不死人
时间:2011-07-07 15:01 来源:中国青年报
经北京、长沙、广州、深圳、南昌等城市 “水漫金山”后,7月3日暴雨又使成都成为泽国。与此同时,人们发现了德国人在100多年前设计修建的青岛下水道仍然运行良好,让青岛远离内涝。
既然德国人在100多年前设计修建的下水道不会让青岛水淹,也当然不会发生像北京那样因下水道堵塞而让人淹死的后果。6月23日下午5时,北京苹果园南路苹果园街道办事处东50米处,来自河北南皮的杨铁贞和满洪浩帮助将一辆熄火的轿车推离积水。可是,他们相继掉入了下水道中。事发后,消防、市政和蓝天救援队的数十名搜救人员在下水道内部和出口处的沉沙池中连续搜寻40多个小时,打捞出了他们的遗体。
德国人设计修建的青岛下水道在百年之后还能防水排涝,当然离不开设计和建造者长远的眼光、专业的精神和精巧的设计细节。从1898年10月起,德国殖民当局强行划定的欧人居住区,按照规划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包括修建下水道。当时是根据二三十万人口的小城市设计的,全长80公里,有些地方甚至可以开车,管道落差非常大,竟有6级台阶的高差,整个下水道节点的空间很宽阔,修建得像住人的房子一样。
下水道的功能当然主要是排水,因此,设计和施工的一切都是为了把积水尽快排出城市。所以,青岛下水道的设计尽量是宽大和纵深,并且要让下水道快速排水。从横断面看,青岛的下水道呈蛋状的上大小下,下半部分呈V形。上半部分用水泥抹面,下半部分贴的是光滑的瓷瓦,这就使得污水夹杂的泥沙污物等在光滑的下水道中能被快速冲走,不会被滞留和堵塞,并引起冒溢,淹没城市。
其实,这只不过是青岛下水道设计的一部分。而从细节上看,今天德国本土城市中的下水道也反映了这种设计理念,并且在细节上保证了不会让污水堵塞和冒涌。
例如,德国城市下水道的入口与地面衔接处,即下水道井盖的设计,就能体现不让污物堵住下水道的精巧设计。城市下水道的口子通常是由金属做成的箅子做井盖,箅子的缝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但箅子的缝隙被杂物,如树叶、塑料袋、污泥、石块堵住是常见现象,这就会造成堵塞。就像家庭中卫生间和厨房里的下水道一样,在设计时为避免堵塞,需要有一段弯曲的管子并有一个口子和开关。家庭中的下水道堵塞,只要打开这个口子的开关,清除其中的污物就可以让下水道通畅。
德国的城市下水道为避免口子被堵,采用了类似的思路。一是下水道箅子的缝隙比较大,二是在箅子下面专门接一个铁篮子,铁篮子下面才与横向的下水管道相接。铁篮子的作用就如同家庭中的下水道的弯曲管道。它可以接纳许多污物如树叶、塑料袋、污泥、石块,使得这些固体物不能冲入下水道以造成堵塞。同时,城市管理者也容易清除这些下水道的堵塞物。工人只要打开下水道井盖,把铁篮子钩起来,把篮子中的垃圾污物倒入垃圾车中,再对下水道复位即可。这就能防止下水道井盖的堵塞,有效而迅速地排除地面积水。
然而,北京或中国其他城市的下水道的口子是与下水道直接相接,没有一个铁篮子来接纳污物,使得污物常常堵住下水道,再加上下水道既窄又浅,不能有效排水,才会堵塞。而北京石景山区政府相关部门解释为何杨铁贞和满洪浩跌入水下道时称,是天气等自然原因造成下水道管线内水压过高,井盖被冒涌的水流顶起,发生移位。由于下水道井盖缺失,才造成两位青年坠入下水道被冲走并淹死。因此,政府部门不承担赔偿责任。这种理由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张田勘)
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