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是否能够打破欧洲情结

时间:2011-06-02 14:55   来源:中国网

  IMF能否打破欧洲情节?这是一个问题。如果要承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性,显然这个情节是要摈弃的。上周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消息,将改变总裁人选的提名方式,所有187个成员国都可以提名人选。显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试图顺应历史的变化,以求稳固其国际地位。

  最近,英《金融时报》专栏作家马丁.沃尔夫在议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人选之时,转述了相关人士的意见:是否有人认为,为了应对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IMF总裁就必须是一位亚洲人,或者为了解决上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的拉美危机,这一职位就必须由一位拉美人担任?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而他自己也以为:IMF根本不应参与欧元区内部的事务:那最终会破坏IMF自身的独立性。

  当然,这并不能看着欧洲人真有放弃国际基金组织领导意愿,即使马丁在议论整件事情的时候,依然立场很清楚。看好新兴经济体的成长前景,担心欧洲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过分强调自身的利益,很可能演变出更加复杂的局面,刺激产生新的相类似的国际货币机构。

  关于总裁遴选该怎样做,有媒体不断报道历来遴选都有潜规则。这种潜规则可能导致新兴经济体无法参选或出任总裁。如今由于欧元区的特殊现状,债务缠身的国家不断出现,仅靠欧元区国家的力量解决困难显然有难度,此刻如果放弃国际货币机构的领导权,犹如缺少一个重要的手段。可见不愿放弃IMF的领导权,欧洲优势论只是其中原因之一。当然这无疑给所谓的潜规则添加了分量。

  世界的多极化正以一种不可逆转的方式发展,结构性改变并非一种暂时现象,头雁也并非没有更替的可能。曾经在对于全球化的理解上有过诸多门派,但是发达国家给定全球化的模式一直是“中心”和“外围”两极。不少研究全球经济的格局的学者也都认同此划分。现代意义的全球化,发展中国不过仅仅只是一种工场,只是全球化的背景而已,不管贸易或投资都对发达国家有利。如果说IMF总裁人选有潜规则,不过也是由于“中心——外围”结构导致的结果。

  应该说上周五IMF的表态是积极的,一旦真正公开透明选拔,它将成为国际金融机构在处理类似事件上的一个范本。当然,不排除这仅仅只是发达国家为了转移责任,当世界因货币问题陷入被动的局面,发达国家危机不断出现,这一切一时还难以改观的时候,把协调的责任转移到新兴国家也是一种办法。

  不管怎样,IMF周五的表态虽有些唐突,因为之前各家媒体报道,欧洲人志在必得总裁任选几乎不容置疑,令人看得眼花缭乱。笔者还是认为,新兴经济体面临的机会和责任会因此而增加的。

  其实,时至今日IMF总裁选举依然朴素迷离。 (倪小林)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