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务到了“见光”的时候了

时间:2013-07-30 10:13   来源:中国网

  国家审计署28日发布消息,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本次全国性审计工作将于8月1日起全面展开,全国审计机关将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性债务进行彻底摸底和测评。

  而在此前,路透社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江苏将陷入债务噩梦?”的文章,展示了江苏这个经济大省,目前也正经历债务大省的艰难时刻。

  虽然相关专家、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路透社的报道有点夸大其词、以偏概全。但是,国家审计署组织的这次地方债务大检查,却似乎又为路透社的报道作了某种注解。

  众所周知,政府债务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和社会问题。因为,政府债务问题处理不好,会对社会产生严重震荡和冲击。近一段时间以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底特律政府破产一事,就是由政府债务引发的,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

  虽然从理论上讲,政府债务也有一个所谓的“警戒线”,亦即没有突破这条“警戒线”,就认为是安全、风险可控的。实际上,“警戒线”也不能一概而论,市场化程度较高,各种规范和约束较多的国家,只要不突破“警戒线”,一般还是不大可能发生风险问题的。相反,市场化程度不高、各种规范和约束较少的国家,就不能完全用“警戒线”来分析和判断了。更多情况下,要看债务的形成速度、形成过程、债务的结构、偿债能力、新债务的形成情况以及政府对待债务的认识和态度等进行衡量。。

  对中国来说,单纯从债务总量以及占GDP的比重来看,确实没有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但是,中国地方债务的形成速度、形成规模以及地方政府对待债务的态度来看,问题可能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首先,地方债务大多是在金融危机以后形成的,也就是说,形成的时间很短、速度很快。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形成联动和配套的债务偿还机制。事实也充分说明,中国的地方政府,对如何偿还债务,是没有多少研究和思考的。更多的是将责任推给了未来,未来的政府及其领导,未来的百姓,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

  而每一届政府及其领导,都把利益集中到自己任职的这段时间,而将责任全部推给以后的政府与官员,总有一天,会出现扛不动、拿不稳的时候。那么,债务危机是否就会立刻爆发呢?由债务危机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也会立刻爆发呢?

  第二,地方债务的结构是严重不合理的。虽然在直接融资市场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地方债务中直接融资的比重也在加大。但是,从总体上看,银行贷款仍然是地方债务的最主要构成部分。这也意味着,一旦地方债务发生危机,首先波及的就是银行,并有可能引发银行危机。

  更重要的,由于地方债务主要投向公共事业、基础设施以及政府的政绩工程等,不仅投资量大,而且大多没有经济效益。也就是说,需要依靠政府通过变卖土地等慢慢偿还。那么,资金的流动性就很差,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很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银行投向政府工程、、政府融资平台等的比重过高、规模过大,就极容易影响到银行的流动性。6月份出现的“钱荒”,一定程度上,就与政府债务的形成过快和规模过大有关,与政府债务的流转速度过慢有关。

编辑:顾文婧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