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晚,南京市民夏先生到银行存款还信用卡卡账,1200元钱被发生故障的ATM机吞了。夏先生联系银行客服人员,被告知20个工作日内将给出处理。他骗银行客服说ATM机故障狂吐钱,以诱骗工作人员修理ATM机未奏效。最后,他用防盗锁将银行大门锁死,逼银行工作人员现身,获得快速回复(5月13日《扬子晚报》)。
这年头,储户想要银行快速服务,恐怕还得先学好“三十六计”才行。去年9月,南京市民丁先生在自助存款时一万元被机器吞了,联系银行工作人员后,被告知要等两个工作日才能处理好。丁先生心里不踏实,便用了三十六计中的第七计“无中生有”,假称机器多吐三千,结果5分钟后客服便赶到了。
如今,夏先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先是学丁先生照方抓药,未果后便祭出了第二计“围魏救赵”,用车锁锁上银行门,最终迫使银行方面与其电话联系,圆满解决此事。
银行与消费者之间,本是正常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却非要搞得跟“智斗”似的,把消费者一个个逼成深谙兵法之道的大家,这不免有些黑色幽默。可以预见,走正常渠道不能解决问题,非得剑走偏锋才行,带来极坏的示范导向,势必有更多的人群起效之,手段也更加五花八门。到头来,不仅储户身心俱疲,银行也将疲于奔命,给双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折射出制度设计过于拖沓。在本案中,银行工作人员起初表示“出现这一情况将在20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理,银行对ATM机清空对账,确定多出1200元,以及对照监控准确无误后才能把这笔钱还给他。”然而,在夏先生锁门后,银行方面对现场监控和事情经过做了进一步调查,就确定夏先生存款时确实被ATM机吞了钱,并表示会在下一个工作日将钱打回。既然可以及时调查核实,也不需要20个工作日之久,银行的操作流程设计显然存在问题。不是尽可能缩短流程,简化程序为消费者提供快捷周到的服务,而是想方设法规避了银行有可能遇到的风险,为自己留足了回旋的余地,可以慢腾腾地解决问题。
同时,也体现出银行缺乏换位思考。站在客户立场想一想,钱被吞了,什么原因也搞不清楚,而且打印凭条上没有金额,到时候银行不认账,自己的钱不就打水漂啦?!遇到这种情况,银行理应想消费者之所想,急消费者之所急,拿出完善的预案。比如,第一时间到现场查看原因,是机器问题还是操作不当,给当事人一个解释。如果问题一时难以排除,银行方面可以出具证明材料,让当事人心里有底。
谎称多吐钱立刻获处理、锁银行门获快速回复,这些都不能只当笑话看。银行方面必须深刻反思,完善制度设计,端正服务意识,构建和谐的银储关系。否则,在“无中生有”、“围魏救赵”之后,银行和消费者之间是不是一一上演“美人计”、“苦肉计”、“连环计”……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