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吴川东山村今年1月换届选举后,村民对过去五年的村账进行清理和审查。结果显示,其中2012年度(以农历计)村集体收入89412元,涉及餐费报销单据共66单,总金额52394.5元。其中注明接待街道办、社区领导的共60单,涉及金额48714.5元。
一个靠海的有1300多人的村庄,靠鱼塘和海蜇加工厂的租金,年集体收入八万多元,却被“公款消费”侵夺了60%,这个比例够雷人的。需要说明的是,这笔钱可不是通常人们讲的“公款”,这是属于这个村全体村民所有的公共福利,而且也仅仅属于这个村的村民。对东山村的村民来说,这个钱其实是“私款”,只是委托村民组织代管而已。也正因如此,这等“公款消费”给村民的痛感是最切身的,他们对接待领导花了那么多钱的不满,跟眼见着街道办、社区领导冲到他们家中,搬走他们家中的财物,其感受应该是差不多的。
不过从报道内容来看,这两者表面上却又似乎有很大区别。一个村民说:“吃了那么多钱,什么事都没有做。”另一个村民说:“接待领导花了那么多钱,但没见做了什么。”在当地网络问政平台上发帖投诉的村民说:“领导层层到位,酒足饭饱,为何东山村无生机?”这三句话其实是一句话,其潜台词也是相同的:吃了咱的饭,如果帮了咱的忙,那耗资再大,也是应该的,不然就是大老鼠。在这些村民的心里,潜规则与显规则是一体的,让领导“酒足饭饱”是合情意合规则的,只要他们肯给村里做点“什么”。
与其说村民纯朴,不如说村民麻木。当某一种腐败变成类似习俗的行为时,“将错就错”很自然,“约定俗成”不可挡。村民说,如果领导是为村民办事,请领导吃顿饭是应该的。就连被请吃一方的代表——大山江党委书记何某也说:“如果真有与工作无关的(接待),会(对相关人员)进行追查。”言下之意自然是,如果是为了工作,那么吃顿饭是没有什么关系的。看来,村民麻木,公务员对吃吃喝喝也早已麻木。在这样的氛围中,假如各层级的领导吃了饭还谋了事,为东山村的发展助了力,那么,村民们不只没有被剥夺感,甚至还会感恩戴德吧?
多年前,国家就出台了一项“村级零接待”制度,规定行政村(包括自然村)一律不得开支公务接待费用。不知东山村的村民有没有听说过这零接待制度,若知道该制度的话,他们的被剥夺感应该更强烈。但即便如此,原先的村干部可能还是被冤枉的,他们可能更有“见识”,因为“什么事都没有做”还不是最糟的。该村村长对网络投诉评论说:“如果这样搞,领导以后不去村里,更难发展。”道出了对“合法加害”的担忧,这才是更深一层的被剥夺感。